想退學去傳承非遺?達咩!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今天這篇算是我偶爾也想敲敲木魚……

緣由是前幾天在知乎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知乎截圖

我不懂,我大受震驚!

然後我搜了一下,發現類似的問題還不少:

△知乎截圖

因爲其他問題沒有描述,所以只討論《大一法學生想退學學蘇繡》這題,顯然比起“學蘇繡”題主更想做的是“退學”,而蘇繡不過是他能想到的一個聽起來很冠冕的理由。其實類似的問題都可以分成這樣兩部分,什麼退學學中醫、退學學畫畫之類的,退學之後的選擇更像是合理化自己退學動作的藉口,而非真正想去做的一件事。

是什麼讓這些人產生了厭學、退學的心理,我不清楚,但退學之後去選擇學習傳承非遺肯定不是什麼明智之選。除非,你爸爸是郭德綱,那你初中輟學去學相聲,倒也沒問題。很多人連學習的地方、拜師的對象都沒找到,甚至於根本就不瞭解要學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即便是逃避,也得講一個基本法呀!

“非遺”近年在網絡中始終保持着不低的關注度,讓很多年輕人產生了一種美好的錯覺。

爲啥要說網絡呢?因爲現實中是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完整地經歷了這些項目從“平常”到“罕有”的過程,所謂的“非遺”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神秘感,自然也就沒有錯位的想象。就拿刺繡來說吧,基本上那輩人都會一點,只是並沒有成爲謀生的手段,更沒有在“會”的基礎上進行技能上的精進和藝術上的拔高。就好比,大家都會煮泡麪,只是沒煮成大廚,當你的小輩們開始對泡麪產生了崇敬之情,甚至生出了一些崇高但錯位的想象,你也一定會覺得很不可思議。

所以對於年輕人而言,至少要明白,非遺之所以成爲非物質文化遺產,那肯定是有一些不合時宜在裡面的,否則不需要被稱作“遺產”,更不需要走到需要保護的地步。

說明白這點,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從事“非遺”相比讀書其實是一條更爲艱難的道路,根本無法成爲現實壓力下的“避難所”。如果只是想培養一個愛好,或者體驗一種人生,完全不需要做到退學這個地步。

許多工藝美術類的非遺都是易學難精的,去接觸一下、去學習一下,也並不需要做到退學這樣的地步。

並且,如果大家並沒有對非遺僅僅停留在網絡的幻想層面上,就應該知道《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就明確規定了主管部門和代表性傳承人是有開展宣傳、開展傳承的義務的。國家對於非遺的態度,並不是大家在傳統武俠片裡看到的那種密不外傳的態度,反而是積極推動非遺的授徒、交流、傳播等。

很顯然,很多人對非遺有着近似葉公好龍的態度,纔會問出該怎麼學、去哪兒學的問題。還有一些人,只要看到非遺相關的圖片,就呼籲打個水印,理由是會被偷走……這些並非是他們熱愛非遺的證明,相反,恰恰證明了他們不愛。

來,大家動動手,搜索一下當地的非遺相關公衆號,都可以瞭解到這些活動的開展,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報名參與(不同項目搶手程度不一)。

以我自己爲例,就參與過國家級非遺寧波金銀彩繡的學習,課程是每週一次,長達三個月。總共的費用是30元工本費,包括一個手繃、剪刀、幾枚針,以及每週一張的繡稿、每週一塊的繡花布、每週老師給你配好的絲線,其實大家算算就知道這些價值遠超30元了。

如果你也在寧波,可以關注“寧波非遺”和“寧波一人一藝”公衆號,上面還有其他類型的活動,不過是不定期推出,需要蹲守。

有心人通過這些渠道就已經可以滿足體驗、學習非遺的目的了。

那麼以“非遺”作爲職業目標進行規劃會怎麼樣呢?

先考慮你要選哪個非遺從業?“非遺”可不僅僅是隻有某音、某博、某書上的那些,這麼說吧,算法推薦給你看到的,基本上都不缺一個你去摻和了。之前就介紹過《》,裡面都是國家級但大多數人都沒聽過的,哪怕它們是“七夕”,一個近年來越來越熱門的傳統節日。

也不是所有非遺項目都能讓你掙到錢的,哪怕你的需求就只是個溫飽。第一,非遺要做的頭等大事是保護,這是花錢的,而不是掙錢的。其次,非遺的種類很多,有些天然是無法商業化的,比如文學、語言、曆法。很多人是不是忘了這些也是非遺了?

接下來就是那些那些可以商業化的非遺項目,比如工藝美術,也是現在比較熱,但也比較有爭議的非遺“生產性保護”問題,不過的確是有機會掙到錢的。

宏觀層面上看,“生產性保護”有不少好處,可以激發非遺活力、擴大相關從業人員,還可以提供給人民羣衆豐富的文化消費、弘揚咱們的優秀文化。非遺傳承人能靠自己掙到錢,也比靠補貼吊着一個口氣讓人開心啊,至少有一些本來乏人問津的項目就會有人自願來學習了。

那從微觀的從業人員個人來看呢?專家擔心的會把保護路子走歪的問題倒是不用操心,但賺錢的機會可是長城內外都飄肉香啊,會變成公司包裝、公司掙錢,但這個活兒卻分包給了會這些非遺的散戶或個人。公司包裝一個所謂的匠人負責上自媒體,看起來人生精彩、勵志、感人。很多人是不是就是看了這些才動念的?但實際上你猜你去了能站在哪邊?哦對了,咱們這篇討論的還是一些大學退學,有的連九年義務教育都沒完成的孩子們。你以爲你是接活的散戶或個人嗎,抱歉,連這個都夠不上,這樣情懷故事我聽過太多了,最終他們都只是成爲那些文化有限公司裡廉價的打工人,連社保都繳不上的那種。餅是非遺的,但餡兒是資本的。

我不是把非遺描繪得很險惡,只是把社會本來的險惡說出來而已。別對任何一個行業有不切實際的濾鏡和錯位的美好想象,更不要爲此放棄自己的學業……或者,這些人能不能就直接放棄,別瞎給自己找個聽起來高大上理由,畢竟我也不是很想救人,能坦坦蕩蕩地爲自己人生選擇負全責,其實也是一種壯舉。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註,文章爲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並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着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