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故居 迎接臺中無形文化資產「老二媽」回家
臺中老二媽故居「烈美堂」前方西平公園地勢不均,不宜神轎駐駕,在地方仕紳爭取下,改善工程今日開工動土。(圖/曾麗芳)
臺中無形文化資產「老二媽迴鑾西屯省親」,結合了西南屯居民的情誼與交流,故居「烈美堂」前方西平公園地勢不均,不宜神轎駐駕,在地方仕紳與市議員陳淑華努力爭取下,臺中市政府建設局、文化局積極規劃,今(23)日開工動土,調整烈美堂與西平公園間動線,並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爲西平大漁池文化公園,預計在明年老二媽省親前完成。
萬和宮供俸的老二媽,爲全臺唯一廖姓媽祖,相傳嘉慶年間,西屯大魚池廖家閨女前往南屯萬和宮依靈,其母親聞訊趕來萬和宮尋探,母女相會之際媽組神像留下數顆眼淚,成爲全臺獨特「老二媽的眼淚」;而爲解思親之苦,西屯當地廖姓等居民自組「丹慶季媽祖會」,定期恭迎「老二媽」返回烈美堂,是西、南屯的年度盛事。
「老二媽迴鑾西屯省親」已二百多年老歷史的,每三年一次具備特有傳說與信仰活動;然而故居「烈美堂」前方西平公園,草坡地勢高地落差大,並不適合神轎駐駕,往年老二媽從南屯回到西屯,皆是就近寄宿於在其他宮廟,200多年來未曾回家過夜。
「丹慶季媽祖會」理事長廖福龍及其團隊,多年來四處奔走發願改善,終於在地方仕紳與陳淑華議員協助下,臺中市政府建設局、文化局積極規劃,23日動工調整烈美堂與西平公園間動線,並融入文化元素,塑造原有的大漁池意象,提升爲西平大漁池文化公園。
臺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地方期盼西平公園重新整建,市府與里長、烈美堂及地方鄰里長討論,考量其宗教及歷史意義,調整西平公園基地草坡土丘,改善工程預計明年老二媽省親前完成,讓地方的傳統習俗能順利舉辦。
陳淑華指出,南屯萬和宮「老二媽迴鑾西屯省親」,已登錄爲臺中市無形文化資產,西平公園的設計,希望能更凸顯宗教文化獨特性,讓臺灣唯一的神明(媽祖)省親,活動更加順利!
「臺中市丹慶季媽祖會」理事長廖福龍表示,感謝各方人士與臺中市政府的共同努力,歷經200多年,全臺唯一的廖姓媽祖老二媽,即將完成駐駕故居心願。「老二媽迴鑾西屯省親」,明年將於農曆3月登場,透過西平大漁池文化公園改善工程,更完整展現地方信仰與民情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