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幣貶 輸入性通膨疑慮再起

去年11月川普勝選美國總統以來,國際美元匯率指數已大幅升值逾5%,使多種亞洲貨幣對美元匯率貶到多年來低點,人民幣、日圓、印度盧比及韓元近周來貶幅最重;貨幣貶值雖有利出口,但也令各國央行擔憂輸入性通膨再起,無法迅速降低利率,使得亞洲央行提振國內經濟的工作會更加複雜。

美元強勢一部分是因爲川普主張的擴大減稅、提高關稅及遣返移民等政策,都具有通膨性。聯準會(Fed)去年12月會議上已將今年的預估降息幅度縮小。Fed重新評估政策展望,導致美國與亞洲國家的殖利率差距擴大,亞幣於是大幅走貶,也使亞洲央行承受的通膨壓力加重。

人民幣本週對美元一度貶到7.3361,爲16個月來低點。這雖有利於中國出口,並使通縮壓力減弱,但卻將限制人行降息空間。花旗財富部門亞太區投資策略主管彭程表示,中國當局應增髮長期公債,以擴大財政支出,而非降息。花旗並指出,人民幣若大幅貶值,將傷害南韓、臺灣及其他東南亞競爭對手。

日圓近來也貶到1美元兌158日圓左右,是去年7月來低點,但這對日本經濟未必不利,因爲輸入性通膨升高,將有助於日本銀行(央行)達成2%通膨目標;而日銀的挑戰,則在於如何確保工資及物價上升速度不致令日銀不安。如果通膨失控,將促使日銀升息,以支撐日圓及緩和通膨。

南韓央行最近曾干預匯市,支撐韓元,也使南韓去年12月的外匯存底餘額降到五年來低點。央行目前仍聚焦於刺激經濟成長,表示匯率雖然動盪,但經濟成長的下行壓力已經加重,加上又發生政治風暴,因此央行仍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印度盧比兌美元8日一度貶到85.935盧比,再寫新低,主因外資大舉拋售盧比。印度經濟成長已告減緩,去年7-9月僅年增5.4%,是2022年底以來最弱的一季,但通膨也逼近央行目標區間的上限。央行去年12月決定維持利率不變;然而央行一旦決定降息來刺激經濟,可能會導致資金大量外逃及盧比續貶,因而陷入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