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炳立/臺灣房價還有空間
奢侈稅與實價登錄讓市場變冷,金融手段再度終結投資市場,但是低利率讓自用型市場可以活起來。政府又緊又鬆,也怕這個市場死掉。
【文/段詩潔】
受到矚目的元大三商辦聯合標售案流標,市場分析與金管會要求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投報率提高至二.一二五%有關,商辦市場的紅火行情是否告一段落?住宅市場行情又如何看待?本刊專訪戴德樑行總經理顏炳立,深入剖析臺灣房市。金管會要求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的最低投報率由一.八七五%調高至二.一二五%,就是要框住市場刻意炒作的加價空間。
臺灣因爲內需不振,過去都是房價漲、租金沒有上揚,導致報酬率下降;但是大家仍然瘋狂追逐標的,就是因爲資金沒有去路。長久以來,壽險公司去買房地產不但可以資產重估、又可以獲利進帳,是一個很好的標的。尤其市場上的貨源稀少,自然看到貨就搶。池子裡面那麼多魚在搶餌,如果魚池裡面沒有餌了,即使丟一個飯粒下去他也會搶。報酬率下降是必然的。
政府玩鳥,但不能掐死它
政府在做三個動作:一是打壓豪宅。第一季豪宅漲,第二季政府就進行框住的動作,框在總價八○○○萬,一坪一五○萬以下,算下來坪數只有五十幾坪,只超過香港的二十八坪。但事實上一○○多坪、一坪二○○萬的才稱爲豪宅,政府框住的是高級住宅,使得一億以上的豪宅完全停擺。政府也管制銀行,讓銀行不敢放款,相對的,讓口袋有錢的人必須準備更多的資金買房,不讓這些資金出來炒作。
第二就是框住建築開發商。過去五、六年一線開發商可以賺一個資本額,二線開發商EPS可以賺個五、六塊,口袋有錢,當然會追逐土地。大股本的公司更必須拿大塊千坪土地開發才能維持獲利,造成建築商追逐北中南土地。
第三是框住壽險公司。最低投報率框在二.一二五%,無形中也把商用不動產價格定在那邊。事實上臺灣利率沒有升的本錢,只有在特定的店面、商用不動產管制,降低融資成數、利率拉高,讓投資者持有成本增加。
政府有三大打壓政策,不過最近財政部又提出開放標售雙北市五○○坪以下國有地風向球,政府好比是手,市場好比是鳥,政府可以玩鳥、遛鳥、逗鳥,但不能掐死它。
棄破銅爛鐵,換金銀珠寶
政府爲了居住正義祭出不少政策打壓房市,不過多數資金追逐有限籌碼,房價、地價一定會漲,全世界瘋狂印鈔票,這個趨勢是擋不了的。
臺灣自有住宅率超過八○%,怎麼樣照顧弱勢族羣,讓老百姓有住的權益?應該要趕快把捷運做好,在臺北市外圍三十分鐘範圍找到好的地方去蓋合宜住宅,把生活機能做好,也使城鄉更趨於平衡。但合宜住宅的重點是必須只租不賣,因爲只要有買賣,一定牽扯到投機、賺價差。
至於有錢人去買房,就把地價稅、房屋稅拉高就好,他們都負擔得起。而不是打壓交易行爲,連稅都沒得抽了。有一次看到一個年輕人在電視上說,他大學畢業月薪只有三萬多,二十年不吃不喝也買不起臺北市的房子。誰說大學生畢業後不吃不喝二十年就可以住進大安區?假設每個人都可以這樣,這個社會是不會進步的,變成共產社會了。
有一些高價的市場冷掉,少部分價格會鬆動修正。因爲多空都有人看,就要看每個人口袋深度。有的人比較謹慎,會丟一點物件手握現金,當經濟情勢不明,很多人會檢視自己的資產,趁餘溫尚存放掉破銅爛鐵,換金銀珠寶。會看到新北市、外縣市這些地方價格先鬆動,不過臺北市中心價格很難鬆動,可以說連物件都很少丟出來。
市區價格還會再創新高
一旦五○○坪以下國有地標售解禁,北市將會風雲再起,好的地方都會再創新高,形成帶動作用,對市區房價也會有支撐。就像之前提到魚跟餌的觀念,建築商一定會把地價標高。
所以臺北市中心的房子儘量不要放,賣掉後再也買不回來,可以看到市中心的房價根本沒有掉。市中心指的是中山、中正、信義、大安、松山區,而外圍內湖、士林、南港、木柵、景美、古亭、萬華、大同區則面對修正壓力。合理價往下掉叫跌,開高價往下掉到合理價叫做修正。至於更外圍如新北市可能就會跌價,畢竟新北市賣到臺北市的價格合理嗎?豪宅與山寨版豪宅永遠無法站在同一線。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688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