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直播”,新業態量變背後蘊藏“質變”

▢胡欣紅

近日,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發佈的《演藝+直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特徵》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直播幫助演藝類主播及相關團體提高了內容生產的產能利用率,進而推動演藝行業發展,促進優質內容生產,提高演藝類市場規模,讓從業者獲得穩定收入,帶動就業。

隨着直播平臺的不斷壯大和用戶基數的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主播開始將直播視爲一種長期的職業選擇,而非單純的業餘愛好。今年7月3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增設網絡主播爲國家新職業,這標誌着網絡主播的職業身份在“國家確定職業分類”上首次得以確立。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直播行業的規範化和職業化,演藝類直播近年來已經成爲演藝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年中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市場營收規模達2095億元。

在“演藝+直播”的賦能之下,量變背後更蘊藏着諸多“質變”。

時空限制的打破,市場範圍的擴展、技術助力下准入門檻的降低,賦予了每個演藝人員通過直播展示自己的機會。無論是專業院團的演員,還是草根藝人如普通主播、非科班演藝從業人員等,都可以通過直播平臺展示自己的才藝,吸引粉絲關注,獲得體面的收入,實現個人價值。

演藝直播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聯動,打破了傳統舞臺的界限,其互動性讓觀衆能夠更加親近表演者,有助於塑造一種新型的觀演關係。例如在唐詩主題的直播中,朗誦主播們可以連線合誦、玩“飛花令”PK等,這種互動形式是傳統演藝模式所不具備的,讓藝術更加貼近大衆,更有生命力。

演藝直播在拓展演藝市場規模的同時,也衍生出了新的分工類型,擴大了就業範圍。一個主播背後,往往站着一個團隊,擁有包括策劃與文案、攝像與導播、編輯與後期製作、社交媒體運營、直播美工設計師、數據分析師和客服人員等。據悉,主播和服務人員的人員配比基本上是1:2左右,頭部主播的工作團隊甚至超過20人。專家認爲,從供給側來看,短視頻和直播作爲新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典型代表,不僅催生了大量新業態,還爲傳統業態進帶來了數字化升級的契機,因而帶來了就業規模的大幅擴容。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原本相對“小衆”的傳統文化,在演藝直播中煥發了生機,甚至成爲新“頂流”。位於湖南的長沙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就是典型代表。在開通直播之前,該中心每年要大致進行160場的演出,在線上開始直播之後基本保持了兩天一場直播的頻率,相當於在原有規模的基礎上增加了180場以上的演出,受衆實現了數百倍的增長,覆蓋範圍從長沙本地輻射到全國各地乃至世界。

這些數據,展示了數字技術在文化傳播和藝術表現上的無限潛力,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傳播路徑,更爲從業者提供了更爲穩定的職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