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安全網 ─安養信託篇/防詐騙爭產 安養信託顧老本

建構一個人生活的安全網,事前瞭解安養信託是必修功課。本報資料照片

詐騙和老來失智導致爭產事件頻傳,尤其見到過去精明獨立的風雲人物老後因此成爲新聞事件主角,實在令人惋惜。

預知老後紀事,有沒有什麼方法避免老本不保?建構一個人生活的安全網,事前瞭解安養信託是必修功課。

「這產品利潤很高,絕對划算!」、「退休金放在銀行利息太低,應該拿出來投資」、「爸,我生意需要一筆週轉金,你的錢可否先借我?」及早規畫老後財務是趨勢,守住「老本」更是老後生活基石,但人生充滿風險,投資不當、遭受詐騙、子女爭產,甚至意外或生病影響行爲能力等種種原因,都讓保住老本成爲挑戰。

王小姐是外商高階女主管,年過五十才遇見人生真愛,雖然戀愛讓她覺得人生無比美好,她也計劃走上結婚禮堂。但在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她忍不住想,愛情有保鮮期限,熱戀也可能冷卻,是不是該爲自己規畫打算,先保全自己奮鬥大半輩子的心血。

李先生的父親失智,母親是主要照顧者,但最近過世了。爲了遺產繼承,他很苦惱。原來他和唯一的姊姊感情疏離,媽媽過世雖留下爲數不少的遺產,可用來照顧爸爸,但爸爸年輕時信用有問題,不利於繼承遺產,若他和姊姊繼承,兩人互不信任,他就擔心姊姊之後根本不會按月支付老爸生活費。

上述這兩個案例後來都向專家求助,爲他們解決困擾的臺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景肇梅建議,可以透過「信託」處理,王小姐可將名下房屋信託給最親近的弟弟,現金存款等則辦理「安養信託」;至於李先生,建議他和姊姊繼承遺產後,互開信託帳戶,再當彼此的信託監察人,如此老爸既可得到照顧,也免去手足紛爭。

常見的安養信託有哪些類型? 整理/林琮恩

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又面臨少子化趨勢,不論有沒有家人,許多熟齡族面臨安養照護、醫療、資金管理等需求。金管會於民國一○九年起推動「信託2.0」全方位信託計劃,希望銀行改變過去信託偏向理財的性質,推出個人化的財產規畫產品。安養信託就是信託2.0政策之一。

財產信託 解決家庭照顧爭議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善用財產信託也是解決家庭照顧爭議的好方法,家總與合作金庫 日前合作舉辦「長庚失智症中心主辦」,邀請合作金庫商業銀行信託部科長李翠芬,以「家庭照顧協議不失和,淺談財產信託」,爲大家說明財產信託的運用。

李翠芬分享,有位老太太,三位小孩都在國外發展,非常孝順地接她到美國居住。但脫離原本的社交圈,她住不習慣想回國。孩子擔心八十多歲的母親,三人共出一筆費用,讓母親住養生村,又擔心一大筆錢放在母親身上不太好,每月繳費也麻煩。三人先將錢財贈與母親,再轉爲安養信託,由信託每月支付費用給養生村,另支付兩萬元至母親帳戶,作爲零用錢。

另一個案例則是典型的兒女爭產。一位父親生病,兒子搬出民法,主張兒女有繼承權,要父親先把遺產撥給自己。老父親擔心兒子將錢財取光,於是將存款放入信託,每月支付安養機構費用,且讓貼身照顧自己的女兒擔任信託監察人,任何人要解約、領錢,都要經過女兒同意,斷了兒子爭產的念頭。

專款專用 避免遇詐失老本

李翠芬表示,人生難預料、每個人對生活品質的想像也不同,就算累積一筆退休金,若無可信賴的管理者,一旦遭遇詐騙便可能讓人生陷入谷底。透過「安養信託」將錢財交由銀行管理,每月支付相關費用,可避免遭詐騙導致老本一夕丟失。

李翠芬也說明,主管機關希望民衆透過安養信託管理安養資金,達成資產安全及專款專用,並設置「高齡金融規畫顧問師」,訓練專業人員協助民衆。目前所有銀行都有安養信託服務,民衆可優先與已往來銀行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