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賀,與忍者同行

月黑風高忍者一襲深色衣裝翻牆入城,發射數枚手裡劍的同時,敵人應聲倒下,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日本忍者精通忍術、飛天遁地、無所不能。三重縣伊賀市是古都京都重鎮,重山險阻易守難攻、形成封閉的盆地,與鄰近的甲賀並稱忍者的發祥地。這裡每天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前來朝聖,相隔數百年仍能感受到屬於那個時代的忍者精神

還原忍者生存狀態

記者從名古屋車站驅車90分鐘抵達伊賀市,看到城內佈局狀如棋盤,市內的武士住宅、寺院集中的街道完好地保留着往日的舊貌後人將忍者住宅搬遷過來建成 “伊賀流忍者博物館”。根據忍者口耳相傳的故事以及各種文獻、資料記載的內容爲廣大忍者愛好者最大限度還原忍者的生存狀態。觀衆館內可以欣賞到忍者智鬥敵人的場面。在一間看似普通的農家屋中,女忍者爲了對付前來盜取火藥製法的敵人,巧用翻轉牆、密道、暗室藏刀裝置躲避追殺抑或殺敵制勝,在場觀衆都看得目瞪口呆,爲忍者敏捷的身手連連叫好。

忍者最早被稱爲“志能便”。據《忍術應義轉》記載,“當時的輔政親王聖德太子身邊,有一位名爲大伴細人的‘志能便’”,這位大伴細人便是歷史上忍者的雛形。傳說聖德太子有“八耳皇子”的美譽,能與10人同時議事,雖出身皇族卻知曉民意,這都歸功於“志能便”。忍者活躍在歷史舞臺上則與戰亂密不可分,在戰國、安土桃山時代,地方勢力割據,忍者迅速發展壯大,爲效忠的大名、領主進行偵察、偷襲、暗殺等一系列活動

忍術、忍具與修行

另一個展室的牆壁上掛着登器開器水器、火器等約200件“忍具”,忍者看似可以上天入地,其實離不開這些忍具的輔助。

展示在這裡的《萬川集海》(復刻版)是教導忍者施行忍術的一切理論基礎與技能指導書籍,集忍道、忍術、忍器於一體的忍者修行指南,結合了中國和日本歷代名將的思想武學精華。因參照中國古籍《文選·左思·吳都賦》中的“百川派別,歸海而匯”思想,故將書命名爲《萬川集海》。這本被古代忍者奉爲最高修煉秘籍的著作,也成爲我們瞭解忍者世界打開一扇門。

從博物館的展覽資料和工作人員的介紹可以得知,現實中的忍者都是通過刻苦修煉忍術而成,忍者間流傳着“休一日需花三日追回、休三日則要一週來補”,於是忍者們幾乎全年無休地進行艱辛修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身着夜行衣,爲記者展示了忍者進行訓練的過程、根據所處環境而變換的步法以及利用煙幕彈逃走等忍者的“基本功”。

忍者使用的忍術,並非武力的展示,而是依靠智力的戰術,最大限度激發人類生存能力,它包括利用心理學、巫術占卜術來操縱人類心理的技術和藥學、醫學、天文學等生存智慧

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不同,忍者一直躲藏在暗處,誓死效忠大名與領主,一旦暴露在陽光下,也意味生命的終結。

品嚐忍者食物

三重縣於2012年成立了伊賀流忍者觀光推進協會,與三重大學合作,致力於充實忍者資料數據庫和構建新旅遊模式。三重大學社會合作研究中心的久鬆真相隔數百年,還原了《萬川集海》中記載的配方,製作了忍者外出活動所攜帶的食物,品嚐了這個高卡路里、具有滋補身體、甚至有急救功效的“兵糧丸”,讓我們離真實的忍者世界更近了一步。

三重大學人文學部教授山田雄司稱,“比起強壯的身體、智慧與毅力纔是忍者制勝的法寶。忍者們重視精神上的修煉,將整個訓練體系,建立在超乎想象的精神修煉基礎上。忍者們大多執行高風險任務,爲主人盡忠,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即便任務成功完成也必須隱藏真身,不能見光明。所謂忍者是心上懸着一把利劍,在任何情況下,忍耐之心是忍者無堅不摧的根源。

如今,忍者文化與動漫、和食一樣,成爲代表日本文化的名片伊賀市的建築物和招牌上到處可見“忍者”的形象,隨時提醒我們置身“忍者之鄉”。這裡共有6處出租忍者裝束的“忍者變身處”,遊客可裝扮成忍者的模樣在舊街古道中穿梭。除了“變裝”,還可以到“忍者森林”體驗忍者修行,在導遊的帶領下,大家身着彩色忍者衣裝,體驗翻牆、隱身術、遁走術,還能在道場擲手裡劍、在瀑布下修行,腳踩水蜘蛛渡河,體驗結束後將獲得“伊賀赤目流紀念證書”,這裡不僅適合忍者文化愛好者,同樣適合戶外運動愛好者前來體驗。

近距離接觸忍者文化最大的感觸就是,儘管忍者這個職業已經不爲時代所需,但忍者“無聲無味無智無勇,其功乃天地造化”的隱忍、獻身精神應爲後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