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嬰兒潮世代迎接退休 專家建議打造熟齡網紅
臺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逐步進入退休年齡。教育部今天舉辦樂齡學習成果發表會,學者專家建議可鼓勵退休人士學習社羣、短影音製作,打造最貼近市場的「熟齡網紅」。
教育部今天邀請學者專家,分享如何創造熟齡價值、銀髮經濟,一同應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同時也頒獎表揚各縣市樂齡中心的學習特色方案,發表會吸引數百人與會。
曾擔任多所私立大專代理校長的教育部終身學習推展會委員林博文分享,樂齡學習中心的課程類型,其中一大類是「老年生活預防課程」,包括生活安全、運動保健、心靈成長等,都與熟齡的生活息息相關。
林博文建議,未來應着重學習與照顧產業的鏈結,他舉出民間多個團體的方案,例如推動「老人陪讀」、樂齡講師到府教學等,讓不方便出門的長者,也有持續學習的機會。畢竟「人生100」即將來臨,教育單位要有更多設計思維,協助民衆規劃退休後到100歲的「第三人生」。
樂夢人生創辦人邱雅達今天在發表會上,分享打造熟齡網紅專屬培育團隊的經驗。他提到,戰後嬰兒潮世代正步入退休年齡,這些人都屬高消費族羣,而年齡層接近的「熟齡網紅」,經歷相似的年代、有着類似的故事,最能觸動熟齡者的靈魂。
邱雅達也表示,「熟齡網紅」可以讓年長者有更多生活體驗的機會,並接觸、學習新的科技,再創退休後的價值。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教授魏惠娟表示,高齡社會並不是一個「老年人」的社會,而是與各年齡層都有關,未來重點包括「活躍老化」和「自立照顧」,鼓勵長者掌握自己的學習羅盤,並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持續在社會中發揮影響力。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民國110年來,樂齡學習經費呈倍數成長,從新臺幣2.3億元,到114年已成長到4.6億元。目前正在研擬的第3期高齡教育中長程發展計劃,重點包括讓民衆做好退休的準備,學會因應老後生活。另一方面,也會強化長者的科技素養,鼓勵終身學習,積極規劃「第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