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券商全國招聘總裁!上月高管密集變動

來源:券商中國

在原總裁離任一個月後,東莞證券全國尋覓新總裁人選。

6月12日,東莞當地國資系統發佈全國招聘8名人才的公告,包括2名東莞市屬國企專職外部董事和6名東莞市屬國企高管。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東莞國資全國招聘高管公告中,東莞證券赫然在列,向全國招聘總經理(總裁)1名和副總經理1名。

就在一個月前,因爲工作調動等原因,券業“老將”東莞證券總經理潘海標離任,在董事會聘任新的總經理前,由該公司董事長陳照星代爲履行總經理職務。

此外,在5月20日,東莞證券還新聘任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羅貽芬、總裁助理張亦超,合規總監郭小筠、首席法務官、副總裁郜澤民離任,改聘爲公司高級顧問。

全國海選總裁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東莞證券也效仿其他券商,開啓全國海選總裁的舉措。此前,招商證券、萬聯證券、粵開證券以及華安證券等,均發佈過面向全國乃至全球招聘總裁的公告。

6月12日,東莞當地黨報《東莞日報》發佈國資系統的招聘公告,首次全國招賢納“帥”8名,公開選聘東莞市屬國企董事+高管。

具體而言,招聘的8名市屬國企董事和高管包括:東莞市屬國企專職外部董事2名、東莞實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1名、東莞證券總經理(總裁)1名、副總經理(副總裁)1名、東莞銀行總行副行長1名、東莞科技創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名和東莞市數字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1名。

針對上述招聘的8名董事和高管,東莞國資系統列出了需要滿足的一些基本條件,包括具有中國國籍、黨員優先、熟悉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戰略眼光、領導能力、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執行能力、學習和創新能力、具備與所任職位相匹配的任職經歷、專業素養等。

對於東莞證券,東莞國資進行了介紹,成立於1988年6月,註冊資本15億元,是東莞市屬國有控股重點企業,也是全國首批承銷保薦機構之一。30多年來,東莞證券以經紀、資管、投行、自營四大業務爲核心,積極發展私募基金、另類投資等業務,已成爲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

截至目前,東莞證券在全國範圍有逾3300名員工,旗下分支機構達103家(其中營業網點101家,上海分公司1家,深圳分公司1家),另全資擁有東證錦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東莞市東證宏德投資有限公司,並參股華聯期貨有限公司。

原總經理已離任

實際上,誰將接下東莞證券的總經理職務已經成爲外界關注的事情。

今年5月8日,東莞證券公告,該公司潘海標不再擔任公司的總經理職務,在該公司董事會聘任新總經理前,由該公司董事長陳照星代爲履行總經理職務。

資料顯示,潘海標是一位東莞證券的“老人”,生於1967年,曾任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分行外管科辦事員,東莞證券登記部總經理、公司副總裁、上海分公司總經理。2020年10月末,其升任東莞證券總經理,同時擔任東莞證券深圳分公司總經理。

此次代行總經理職務的董事長陳照星,生於1975年12月,歷任東莞證券經紀業務部業務經理、辦公室業務經理、副主任兼董事會秘書、辦公室主任、公司總裁助理、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公司副總裁、公司總裁;曾任華聯期貨董事長、東證錦信董事長、廣東證券期貨業協會副會長、中國證券業協會投資銀行委員會委員。

“本次總經理變動不會對公司治理、日常管理、生產經營及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東莞證券彼時表示。

隨後,今年5月20日,東莞證券又有幾位高管變動。該公司新聘任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羅貽芬、總裁助理張亦超,合規總監郭小筠、首席法務官、副總裁郜澤民離任,均因工作調整被聘爲公司高級顧問。

民營股東謀求全部退出

東莞證券是東莞國資控股的重點企業,第二大股東爲民營資本錦龍股份,當下,民營股東錦龍股份正在謀求全面退出。

數據顯示,東莞證券有五大股東,東莞國資委控制的三家國資企業東莞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東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東莞金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0%、20%和15.4%,合計持有55.4%,是東莞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同時,民營資本實控人楊志茂,通過錦龍股份和東莞市新世紀科教拓展有限公司合計持有東莞證券44.6%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爲降低公司的負債率,優化財務結構,民營資本錦龍股份擬轉讓所持有的東莞證券股份。

今年3月29日,錦龍股份發佈《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進展公告》,根據公告內容,錦龍股份與東莞金控資本就東莞金控資本有意收購其持有的東莞證券3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0%)事宜達成了初步意向,並簽訂了無約束力的交易備忘錄。此後,雙方將就交易相關事項繼續展開談判協商。

6月6日,錦龍股份通報上述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進展時披露,“公司擬轉讓所持有的東莞證券股份的交易尚處於持續推進過程中。”

數據顯示,2023年東莞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1.55億元,同比下降6.26%;淨利潤6.35億元,同比減少19.7%。

責編:朱雨蒙

校對:趙燕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