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樓小巷煥新顏
10月12日,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北京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東城區鐘樓灣衚衕。鐘樓灣衚衕因樓而成,因樓而名,由於其對鐘樓、鼓樓呈“合抱”之勢,故其名爲“灣”,與前門月亮灣南北呼應,直觀體現了城市格局的對稱之美。衚衕歷經數十載,如今不僅是數百戶居民的家,也是老城區保護的重點。六年多以來,在東城區開展的鐘鼓樓緊鄰地區環境綜合整治提升項目下,小巷煥發出新面貌,更重現出四九城厚重的歷史底蘊。
“擡頭可見鐘鼓樓”
今年69歲的範來友是個“老北京”,他所生活的鐘樓灣衚衕90號院,現在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打卡地”:進入小院,擡頭就能同時看到鐘樓和鼓樓聳立在藍天白雲下。
鐘樓灣衚衕北起豆腐池衚衕,南至鼓樓西大街、鼓樓東大街,東與草廠北巷相通,西與鍾庫衚衕、鈴鐺衚衕、湯公衚衕相通,全長757米,寬7米,是鐘鼓樓區域的南北向重要通道。
長期以來,鐘樓灣衚衕保留了濃厚的北京風情,承載着當地居民難以割捨的鄉愁。然而,曾經的衚衕,隨着歷史的流轉與居民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逐漸浮現出道路坑窪積水、杆箱體佔道、架空線密佈、無障礙設施不完善等一系列紛繁複雜的問題,令周邊居民困擾不已,也錯失了一些像鐘鼓樓這樣的美麗風景線。
對此,在2018年“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的基礎上,東城區結合居民的實際需求,對鐘樓灣衚衕實施電力、通信、照明與綜合杆體、排水和道路等方面改造,全面提升衚衕內公共空間的實用性、美觀性。據東城區城管委副主任王濤介紹,“衚衕內原有各類杆體206根,箱體設備189臺,通過‘多杆合一、箱體三化’提升後,最終隱藏大型箱體設備5臺、小型牆地箱約162臺,合併各類杆體53根,過程中累計拆除衚衕內的雜亂‘飛線’4萬餘米,進一步騰出衚衕空間,強化景觀視廊的通透性”。
“現在能看到鐘鼓樓,都是得益於鐘樓灣衚衕的升級改造。不僅如此,過去小院是土路,下雨後非常泥濘,現在下雨不積水,雨後路面幹。再看咱這古老的建築,有四樑八柱、青磚灰瓦,跟鐘鼓樓交相輝映。”範來友稱,“平時在小院裡養花、種草,打心底裡感覺幸福滿滿。”
迎美麗中軸線
爲了助力中軸線申遺、加強遺產保護、促進城市更新和傳統文化復興,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東城區啓動了以鐘樓灣衚衕爲紐帶的鐘鼓樓地區緊鄰空間綜合整治項目,以申遺、居住環境改善、公共空間優化、完善公共服務、改善城市部件、產業空間提質爲出發點,分兩期進行綜合治理,重點解決鐘樓灣衚衕地區的私搭亂建、風貌不協調、車輛無序停放、綠地空間狹小、城市部件鏽蝕破損等問題。
在此次鐘樓灣衚衕升級改造過程中,東城區疊加分析了歷史照片,呈現跨度120年的風貌變化。區城管委和設計單位收集查閱了大量史料,疊加分析了1900年、1903年、1915年、1955年、1998年、2005年前後的歷史照片,通過顯著相同點位對比,形成了空間位置一致、時間相對延續的歷史演進成果,基本掌握了當地跨度120年的風貌變化情況。
清華同衡規劃院、鐘鼓樓項目負責人張喆表示,“這次規劃院一改以往環境整治‘就工程論工程’的粗放做法,而是在北京市規自委東城分局的統籌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的規劃研究,形成了相應的行動方案。圍繞鐘鼓樓緊鄰的地區,重點放在‘第五立面’改造,也就是屋頂上,讓古樸、有韻味的老城風貌得以呈現。同時,也對公共空間、院牆、地面、綠植、市政設施都進行了改造升級,從而改善了老城居民的生活環境”。
“一院一策”保文化
衚衕的線狀空間治理獲得一定成效後,出於對鐘鼓樓的保護,東城區繼續着眼於中軸線環境風貌品質提升,及時推進由“線”到“面”的街區深化治理。改造過程中,東城區重點對鐘樓灣衚衕內申請式退租後的院落以及周邊的文物古蹟進行保護性修繕,按照“一院一策、分步推進”的原則,翻修院牆及房屋,拆除私搭亂建,更新基礎設施,並落實“一院一樹”設計,打造風貌古樸、環境宜居的“美麗院落”。
此外,針對一些閒置空間,安定門街道開展了二次改造。如鐘樓灣衚衕2號院被改造成了一個微型消防站,用以守護周邊的居民和文物古蹟;在鐘樓灣11號院,街道則與企業合作建成了安定門芙蓉養老照料中心……通過這些改造項目,鐘樓灣衚衕及周邊社區逐漸變成了一個充滿活力、功能齊全的魅力街區。
衚衕裡寬敞了,硬件條件也得到了改善,綠化景觀當然也要跟上。王濤介紹,“我們在釋放後的衚衕兩側增設了符合風貌的灰磚花池,新增了約3434.84平方米綠化面積,相當於8個籃球場,並在其中種植了黃楊、竹子、沙地柏等6種喬灌木,薔薇、玉簪等7種花卉,同步移植國槐、海棠等喬木。此外,還在衚衕周邊的鐘鼓樓廣場上增設景觀小品和標誌性的城市雕塑,並‘見縫插針’打造小微空間,讓衚衕環境更加優美、居民生活更加宜居”。
2018年至今,鐘樓灣衚衕周邊先後經歷了“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申請式退租和保護性修繕、“第五立面”整治……2023年獲評北京“最美街巷”。不僅讓該地區提升了環境品質,保護恢復了歷史風貌,讓居民幸福感顯著增強,還帶動當地文化活動繁榮,推動業態多元化發展。文化味越來越濃的衚衕,成爲遊客體驗京味傳統的“打卡熱點”,也爲街區活力持續迸發、區域經濟穩健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北京商報記者 孔文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