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強國有“鋰”是重大利好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1月8日宣佈,我國鋰礦找礦實現重大突破,鋰礦儲量全球佔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從第六位升至第二位。這一消息令世界矚目,對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意義非凡。
鋰是未來“金屬之王”,在現代社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儲能系統到新能源汽車,從移動通信到生物醫藥,從核工業到航空航天,鋰都是關鍵元素。2024年,全球鋰資源總需求量預計爲115萬噸。有專家預測,到2030年鋰的年需求量將達300萬噸,2050年將超過600萬噸。
隨着鋰產業持續高速發展,中國建立了囊括上中下游的完整鋰產業鏈。全球約七成鋰電池在中國生產,全球排名前10的動力電池企業中國佔據6席。作爲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對鋰資源的需求量巨大。
此前,我國礦石提鋰技術相對成熟,但鋰資源自給能力弱,進口量佔比大,對外依存度較高。這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也讓我國鋰產業發展受國外資源供應制約。因此,無論是從經濟價值考慮,還是從戰略價值考慮,我們都需要找到更多鋰礦。
此次公佈的找礦成果是三路並進。
一路重在找新礦。我國鋰礦多分佈在生態脆弱地區,厚覆蓋、露頭差、深切割的特點更增加了找礦難度。“空天地一體化”鋰礦找礦勘查技術體系的整體提升,破解了我國鋰礦找礦的技術瓶頸,讓我們新發現了西崑崙—松潘—甘孜長達2800千米的世界級鋰輝石型鋰成礦帶,累計探明650餘萬噸,資源潛力超3000萬噸,豐富了我國鋰礦種類,拓展了找礦範圍。
一路重在挖潛力。鹽湖鋰資源豐富,儲量巨大,在全球鋰資源中佔據重要地位。我國是世界上鹽湖最多的國家之一,鹽湖主要分佈在青海和西藏。鹽湖滷水的鎂鋰比值普遍較高,鎂鋰分離技術難度大,青海省科研人員有效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將我國鹽湖滷水提鋰技術水平提升到世界領先地位。經過調查評價,我國鹽湖鋰新增資源量達1400餘萬噸,躍居全球第三大鹽湖型鋰資源基地。
一路重在降成本。江西和內蒙古都有儲量豐富的鋰雲母礦。鋰雲母含鋰量較高,但提鋰過程複雜,成本較高。江西等地通過研發高效的提煉工藝,提高了鋰礦回收率和純度,也提高了鋰雲母型鋰礦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性。這不僅推動了當地鋰產業發展,也爲內蒙古等鋰礦儲藏豐富地區提供了技術借鑑,打開了鋰雲母型鋰礦找礦新局面。
三條技術路線均獲突破,讓我國的鋰輝石型、鹽湖型、鋰雲母型鋰礦新增資源量均超千萬噸,重塑了全球鋰資源分佈格局。
當然,儲量不是產量,重大利好不等於現金奶牛。目前,我國新增的鋰礦資源多處於自然條件較爲惡劣區域,公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時間,開發週期顯然會比較長。加上近來鋰礦價格處於低位,供應充足,新增礦產資源在短期內不會對現貨市場造成太大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家裡有礦,心中不慌。在未來鋰資源的貿易和定價權博弈中,中國必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強國有“鋰”,是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大利好。我們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加強技術創新與環境保護,做好資源管理與國際合作,優化產業佈局與協同發展,推動鋰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也應注重防範風險和挑戰,努力打造一個安全、高效、可持續的鋰資源供應鏈,讓我國在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惠敏)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