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的「黨產」教育需要「轉型」
▲本土社團臺灣北社社長張葉森、臺灣國發起人王獻極、福爾摩鯊會社社長劉敬文(妖西)等人,呼籲朱立倫處理不當黨產。
在昨(2)日晚間,Facebook開始瘋傳一篇學童家長的「不滿」文。該文認爲某社會科教師於課堂中所指出臺灣光復後「日產轉黨產」的說法有「政治洗腦」的疑慮。家長在這起事件中的有關論述,除了使得流於主觀的中小學教科書編纂問題因此再受矚目外,最令人所憂心的,恐怕是「不當黨產」議題背後所象徵「轉型正義」的價值,至今依然被政府及民衆忽略的現況。
事實上,不當黨產的爭議並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國民黨在戒嚴時期,除了強制入黨及大規模收編日軍撤退所遺留的物業財產,而快速積累龐大的財產及經費收入外,更透過政府預算的正式編列來「補助」在野黨的黨務運作。對此,雷震所辦的《自由中國》雜誌也曾經發表「國庫不是國民黨的私囊」的社論,來批評上述的不當現象。
隨着臺灣民主化列車於80年代末期開始的逐漸啓動,國家除了對於過往不當干涉或侵害人民的行爲必須予以一一正視外,透過不當途徑而累積的龐大黨產也理應一併處理。然而,我們並不陌生的卻是,國民黨長期以來透過中投公司等黨營事業的轉投資,於2013年締造268億的黨產規模,而蟬聯臺灣政黨資產比較表的榜首,除了其中5億左右的選舉經費支出,遠比其他在野黨黨產的總額爲多以外,甚至在今年年初還爆發以「促進國民健康」爲目的所開徵的「煙品健康福利捐」淪爲補助立委候選人印製農民曆等文宣經費的爭議。
就此而言,在臺灣民主轉型的過程中,政府雖有面對過去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不當作爲,但就不當黨產對於政黨平等競爭等民主原理所造成的傷害,卻不予理會。固然,在轉型正義的追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性及針對性,但我們若仍然忽略上述現象所突顯的憲政價值,除了可能難以建立社會對政府的信任感外,族羣、價值間的互相矛盾似乎在所難免。並且,相對於近來更趨激烈的總統制及內閣制論戰下,則誠如已故的汪平雲律師所指出的,不當黨產及轉型正義的爭議問題若仍不積極處理,政府體制的選擇也將可能只是短期的政治利益操作,而淪爲「空中樓閣」。
●作者李兆麒,國立高雄大學政法所碩士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