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肖戰先後遭流量反噬 偶像的未來飯圈說了算不算?
摘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要點速覽:
1.朱一龍前腳被私生飯傳“隱婚生子”,後腳遭站姐脫粉回踩。從肖戰到朱一龍,數據女工們用愛發電將偶像送上頂流位置後,偶像們也要警惕流量反噬的後果。
2.蔡徐坤VS周杰倫的打榜事件讓飯圈日常的“控評”“打榜”“做數據”成功出圈,但最大的贏家是微博。
3.飯圈爲送愛豆出道需瘋狂氪金,粉絲經濟4.0時代,數據即價值?
4.蔡徐坤的“一億微博轉發量”事件上央視,“數據造假,流量作弊” 的行業內幕被擺上檯面。
5.肖戰“227”事件遭流量反噬,偶像失聲被質疑,最終工作室下場管控粉絲。
Hello大家好,我是時時刻刻衝在娛樂圈吃瓜第一線的小師妹,不過小師妹吃的,是這個名利場背後的資本邏輯。
今天小師妹要嘮的,就是偶像和粉絲之間愛恨交織的關係。
朱一龍、肖戰先後遭流量反噬 偶像的未來飯圈說了算不算?(來源:本站財經)
不得不說,朱一龍最近有點水逆,他前腳被私生飯傳“隱婚生子”,後腳遭站姐脫粉回踩,爆出他的未修生圖,直呼“禿頭,水桶腰”,還聲討修圖工傷賠償!
“隱婚生子”的傳聞,則是一個私生飯通過朱一龍的身份證號碼,登上他的ETC,扒出了這一傳言。朱一龍工作室的迴應,並未直接說“未婚無子”,只說侵犯“名譽權”“隱私權”。粉絲們對於這樣模棱兩可的澄清,並不買賬,紛紛跑到他經紀人微博下怒懟起藝人團隊,強烈要求給個“正面狠話”。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前有肖戰粉絲帶來的流量反噬,後有憑流量優勢拿到S卡的陳宥維在綜藝舞臺上不敢擁抱同場女演員。
在粉絲掌握了絕對話語權的粉絲經濟4.0時代,飯圈女孩堆砌的流量似乎能把偶像推向神壇,也好像能讓流量泡沫瞬間破滅。
娛樂圈從來都是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地方。只不過,成爲能被看見的新人是有套路的,粉絲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而且在所謂的大數據背景下,是越來越重要的一環。
從最早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再到《青春有你》《創造營2020》,甚至包括《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一檔檔偶像養成系節目爆紅的背後,正是一直在升級換代的粉絲經濟。
“你一票,我一票,某某明天就出道”成爲粉絲經濟最具代表性的slogan。
《2019偶像產業及粉絲經濟白皮書》的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偶像市場總規模將高達1000億元。
而當下飯圈女孩的追星模式,已經升級爲粉絲經濟4.0。
這一期小師妹就從飯圈日常的“打榜”“集資”“輪博”“反噬”四大行爲來談談粉絲如何將愛豆推上神壇,以及流量泡沫又是如何被戳破的。
一
爲愛發電 免費打工:
“控評”“打榜”“做數據”
飯圈日常No.1:控評、打榜、做數據
已經開始謝頂的80後可以回憶下被數據支配的“坤倫超話大戰”。那時與其說是周杰倫PK蔡徐坤,不如說是後者的00後粉絲難爲70、80後的老阿姨,兩代粉絲的碰撞讓飯圈日常的“控評”“打榜”“做數據”成功出圈。
難爲拖家帶口的中年人被迫營業,在接受完職場的鞭打,哄睡自家神獸後,還要默默鑽研打榜要義。
當然,這件事,最大的贏家只有微博。要知道按照微博超話的設計規則,每週一零點所有數據會清零。但粉絲打榜帶來的“日活”,支撐着微博的廣告和營銷價值。從熱搜上也能看出來,明星是微博的第一生產力。
粉絲們自願化身“數據女工”,手握多個微博賬號。日常在藝人超話中打投、簽到只是入門級操作。除了愛豆和金主爸爸的微博,還有提及自家愛豆的營銷號微博、自家愛豆工作室的微博等,都是數據女工的“戰場”, 點贊、評論、轉發、刷屏那可是一條龍服務。
“哥哥發微博啦!目標評論10萬條!”“金主爸爸發微博啦,目標20萬!衝鴨!”——只要數據組的號令一發出,這些數據女工就帶着她們驚人的戰鬥力花式爲愛豆奮戰。
不得不說,她們爲自己的愛豆不分晝夜地刷KPI的能力和熱情,可能會讓大量社畜聞風喪膽,比如正在家裡“躺屍”玩手機的小師妹。
二
粉絲經濟4.0時代:
數據即價值?
飯圈日常No.2:瘋狂氪金 爲品牌集資
粉絲行爲深度影響偶像的現象可以歸結爲“粉絲經濟”4.0模式的結果。
第三方營銷數據技術公司AdMaster在《粉絲經濟4.0時代》中指出,“粉絲經濟”已經從從80、90年代的1.0階段進化到了當下的4.0時代。
1.0時代的粉絲能做的還只是買買唱片和磁帶。這種單向追隨的方式中,作品是粉絲瞭解偶像的唯一途徑。之後隨着社會化媒體的不斷髮展,在粉絲經濟的2.0時代和3.0時代,粉絲從擁有對話權的“追隨者”升級爲擁有部分參與權的“消費者”。粉絲羣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購買力逐漸成爲粉絲戰鬥力衡量標準的同時,是粉絲地位的提升。
這種雙向互動體早已被印證是走得通的。一方面,對粉絲而言,只要肯花錢,愛豆不再只是遠在天邊,更有甚者,粉絲都能決定愛豆穿什麼衣服;另一方面,“紅”“爆款”不再是門玄學。君不見Netflix在《紙牌屋》開播前就知道該劇一定會大火,因爲他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只找網友最喜歡的演員拍攝用戶最感興趣的作品。
偶像養成系節目,更是這一邏輯的集大成者。粉絲通過爲品牌集資、氪金打榜、做數據來送偶像C位出道。
以《青春有你2》爲例,粉絲通過購買《青春有你2》獨家冠名商真果粒的一箱花果輕乳產品便可兌換15個“助粒值”爲心愛的選手助力。“助粒值”直接決定了每輪選手的排名以及最終的出道結果,也就相當於把粉絲的氪金量與偶像的前途掛鉤。
愛豆作爲吸金者,從來都是商品——由他的粉絲羣體重金打造。數據女工們刷數據不過是流水線作業的“工人”,被加工後的藝人,打上“流量”的標籤,就可以在資方那裡“賣”個好價錢。
其實,這更像是一場多方合力的共謀。製作方、品牌方、經紀公司的獲利自不必說,粉絲也通過花錢得到了“參與”的快感。
畢竟,這種“決定其他人的命運”的feel,刺激。
當然,是交易即有規則。粉絲們做數據,也需要服從資本和平臺制定的遊戲規則。
這筆交易,說好聽點是定製愛豆;說難聽點,那就是新型割韭菜。
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規則”和“套路”,輪番等着粉絲。比如前段時間的“搬家”。
聽不懂是吧?也不用聽懂。
管他什麼這個榜那個榜的,都只不過是平臺換個名目割韭菜罷了。畢竟普通人,只知道有個熱搜,平臺能折騰到的,也只有粉絲,那肯定是要可着勁地霍霍。不然平臺的數據怎麼辦、財報怎麼看、融資找誰去、股價怎麼升?
當然,這事也不用對平臺上綱上線。畢竟這不過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三
“輪博女工”的背後:
數據造假 流量作弊
飯圈日常No.3:操縱流量 爆肝輪博
司馬遷在《史記》裡有句話說得好,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俄國人說的更狠,“只要有利可圖,哪怕寸草不生”。
爲了利潤,資本有時可以不顧一切。
所以,當做數據可以做出流量,有了流量又可以快速變現的時候,數據造假幾乎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了。
央視新聞曾在2019年初,用近7分鐘的時間披露了“數據造假,流量作弊”的行業內幕,並以蔡徐坤的“一億微博轉發量”事件爲例,點出“人爲操縱流量,數據造假”的平臺亂象。
“一億微博轉發量”原是粉絲對自家愛豆第一支MV支持的獻禮。但這份禮物在破了蔡徐坤“輪博”記錄的同時,也成爲了蔡徐坤被點名的導火索。
有媒體就說了,“一將功成萬骨枯,流量背後是女工。 夙夜輪博如枕戈,吾家愛豆又熱搜。”
輪博能不能送沒有足夠作品的流量明星“出圈”,甚至吸引到品牌和資方另說,至少刷數據吸引到了外國網友的關注。
比如吳亦凡在iTunes的Billboard榜單上屠榜一事,就是粉絲刷數據刷得太過忘情,生生把Kris Wu,刷成了在twitter被羣嘲的Kris Who.在iTunes把吳亦凡歌曲的異常數據清除之後,相關歌曲的排名驟降至100名開外。但在當時吳亦凡所屬的環球音樂公司闢謠吳亦凡專輯數據造假後,Billboard的數據提供方尼爾森經過覈實,表示吳亦凡專輯銷量存在準確性和合法性。這場轟動海內外的“刷榜”風波才逐漸平息。
不過,有時候也不全是粉絲的鍋。央視的報道中就提到,不少刷流量相關的第三方平臺都自帶創建粉絲和自動轉發功能,客戶只需要按要求付費,即可穩定、高效的給愛豆刷出可觀的數據。比如,在一些漲粉的業務中,十塊錢就能買到400個粉絲,或轉發指定微博100次。
回到“一億轉發量”事件。在被央視曝光流量數據造假後,“1億轉發量”幕後推手星援APP也被端了。
小師妹科普下,星援APP在飯圈是打造“流量神話”的一大利器,半年吸金800餘萬。20元充會員,一個輪博女工在APP內就可分分鐘就可以擁有5000個微博小號。而在一些較爲嚴格的飯圈輪博組裡若未完成合格的KPI,甚至會被踢除、拉黑。
這種由畸形、病態的粉絲文化推上神壇的追星神器最終難逃掉被查封的命運。
某報在批評星援現象時說:“粉絲文化現象成爲拉動娛樂產業爆發的重要推動力。但也因如此,‘刷量’正在成爲整個新媒體領域的頑疾。”
四
流量反噬:
粉絲越界 偶像失聲
飯圈日常No4:流量反噬 粉絲管理
在粉絲經濟4.0的大背景下,飯圈女孩們通過控評,打榜,輪博等飯圈日常的做數據活動將自己和偶像深度捆綁,在提升其話語權的同時,一不小心就可能越界,更不用說失控的風險,而這可能讓偶像遭受流量反噬。
說到這兒,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十有八九是今年最出圈的飯圈大事記“227”事件。肖戰的唯粉不滿CP粉在AO3同人網站上連載的帶有肖戰形象的同人文。最終,數千粉絲實名舉報AO3、lofter、B站,攻擊寫手,短時間內致使作者基數龐大的AO3關停,lofter和B站很多無關作品被連帶屏蔽。
“縱粉行兇”成爲肖戰的標籤,甚至分散了大家對疫情的關注度。而他遲遲沒有下場管理粉絲,更讓其成爲衆矢之的。
這是飯圈文化侵蝕到其他圈層的必然後果,激起了多個圈層的強烈反感,肖戰憑藉《陳情令》累積的路人緣一夕之間被敗光。
小師妹也和一些“小飛俠”們聊過。其實她們起初不明白的是,普通網民對於粉絲控評等行爲的反感由來已久,“227”事件不過是個導火索,他們點燃的,是巴爾幹半島火藥桶。
微博等平臺,明星微博下一水複製粘貼的好評和安利,熱搜下鮮見反對的意見,甚至連句粉圈外的“人話”都難見到,就事論事的客觀評論更是銷聲匿跡。
評論被管控,這纔是最能觸發大衆反感的點。
小飛俠們當然有委屈,在被網絡羣嘲的時候,是他們在兢兢業業地買肖戰代言的產品,一心想告訴資方,肖戰依然有流量價值。
但肖戰工作室最終選擇以發聲明的方式管控粉絲,這也說明了一切:流量反噬的後果,即使是頂流也承受不起。
不論是誰,敢靠着做數據成爲流量,就要將管控粉絲的意識和能力前置。
而已經被很多up主分析過的楊冪的例子,或許更能說明問題。作爲一個有野心的成熟藝人,楊冪團隊一方面借力粉絲,另一方面佈局資本。
楊冪粉絲手撕嘉行傳媒看似是爲愛豆“撐腰”,但實際上,也許是擋了正主的“錢途”。
畢竟,2015年-2017年,嘉行傳媒超額完成業績對賭後,拿到完美世界5億元的投資,估值達到50億元。嘉行傳媒的核心資產,必然是楊冪,楊冪不接“爛片”掙錢,公司業績怎麼辦?
總愛說“媽媽愛你”的粉絲們,需要弄明白的一點是:儘管出道前或者大火前,粉絲對藝人的作用的確舉足輕重,“寵粉”也是後者的必修課;但當他們親手把藝人送上流量的位置後,就是他們“功成身退”的時候了,起碼別再把自己看得那麼重要,因爲對此時的愛豆而言,粉絲只是他們星途上的一環,比重驟降。
你要是一時想不明白,你就想想你和你爸媽的關係。
流量藝人的粉絲,其實做好“工具人”就好了。畢竟愛豆本尊,也只是資本的“工具人”。楊冪們想得清楚,早早爲自己鋪路,全心全意幫扶迪麗熱巴等公司藝人。
畢竟,別人掙錢,自己拿錢,讓別人成爲“工具人”纔是更好的選擇不是麼。
只是,小師妹想說,雖然互相做好“工具人”,是粉絲、愛豆互動的方式,但對整個市場而言,做數據、控評只是不出圈的“虛假繁榮”也就罷了,它還很有可能造成“劣幣驅除良幣”的結果。長此以往,損害的是整個行業的生態。
吳亦凡屠榜事件後,池子在微博說,“你們這麼刷榜,他永遠不知道自己音樂什麼水平,沒辦法進步,爲了他好,別刷了。”
小師妹則想說,粉絲們“圈地自萌”的樣子,比“強行安利”有用多了,過度控評只會讓路人心生反感。
在被社會“毒打”以後,你終有一天會明白,說“不”的權利是何其珍貴。我們不僅要有勇氣說不,更要尊重別人有說不的權利。
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