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衡水學霸演講:真的勵志應是“士志於道,明道濟世”
“他們不是高考機器,他們只是一羣窮人家的孩子,想要成爲父母的驕傲。”近日,河北衡水中學高三學生張錫峰在節目《超級演說家》中的一段勵志演講備受關注。節目中,高考臨近的張錫峰,講述了一個怎樣“絕地反擊”的故事。
但張錫峰這段演講內容引發不少網友討論,有網友認爲這是一碗“毒雞湯”,也有一些網友表示感同身受,認爲高考是目前最值得的選擇。
6月2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這樣的“勵志”演講並不鮮見,教育的價值已扭曲,不是發展個體,而變爲競爭的工具。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爲,視頻中學生所表達的“勵志”,相對來說是狹隘的。他表示,大家需要用包容的態度看待學生的言論,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認知有不成熟不完整之處。同時,他指出,“勵志”所追求的不應該只是狹隘的短期目標,真正的勵志,應該是 “士志於道,明道濟世”。
澎湃新聞稍早前報道,5月30日,《超級演說家》官方微博發佈了一段關於張錫峰的完整演講視頻。視頻中,張錫峰演講主題爲《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演講時長爲10分鐘。此演講內容引發熱議。
張錫峰是河北衡水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出生於河北省東部的一個鄉村。今年17歲的他,即將迎來人生中的第一個大考——高考。
張錫峰在演講中說:“今年我高三,高考報名之後就意味着,我們不再是學生,而是考生,我們拼了命地學,沒日沒夜地和時間競賽,我們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大聲喊出自己的理想。有人說,我的理想是斯坦福,有人說我要考清華大學金融專業,有人說我的目標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我們爲此沉迷,爲此消瘦,這種感覺讓我們瘋狂……”
張錫峰表示,他們這是爲了“改命”。隨之引發網友對“高考能否改變命運”的討論。
有網友稱,學校過度放大了高考作用,人生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也有網友認爲,追求更好的前途無可厚非,城市裡的人也在努力拼命買學區房,各種補課。高考仍然是農村孩子最好的出路,這個孩子值得尊重。
6月2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稱,《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體現了成功學在學生身上留下的深刻痕跡,那就是渲染對立,差距,並以此激勵“奮鬥”,其基本價值觀,就是要做人上人。他稱,雖然現在有不少學校舉行的高考誓師大會,但這樣咬牙切齒的演講並不鮮見。他認爲,在這樣的價值觀中,教育的價值已經扭曲,不是發展個體,而變爲競爭的工具。
熊丙奇還稱,這種成功觀,對人生的長遠發展是有害的,考進了大學,進入了城市,留在城裡工作,成家立業,是不是就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自己是不是又成爲其他學生憤怒的對象?事實上,當前就算是考進大學,大部分學生都仍會是普通人,不可能就變爲人上人。按照人上人的思維,成不了人上人的學生是不是就失敗了呢?
同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澎湃新聞,一方面大家需要用包容的態度看待學生的言論,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認知有不成熟不完整之處。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勵志”所追求的不應該只是狹隘的短期目標,教育需要涵養。“很多學校爲了實現目標不擇手段,這種方式可能短期能見效,但是長期而言,(對學生)是一種傷害。”
教育需要提供真正的勵志:“士志於道”
在演講中,張錫峰情緒激動地說:“衡中的考生,他們只是一羣窮人家的孩子,想成爲父母的驕傲,想要讓他愛的人都能更精彩地活下去,活着!他們有什麼錯?他們,就是你啊。我們和全中國所有爲了夢想而不顧嘲笑,努力奔跑的人一樣,我們越安靜,我們越平和,越淡定,越忍耐,越無所畏,我們眼裡深藏的洶涌就越沸騰。這是我們自己選的路,從來不需要任何人指手畫腳,我們也一樣能夠走得很好。”
他此次也迴應了外界對河北衡水中學考生是“假裝”“作秀”“高考機器”的看法。對此,該檔節目嘉賓劉儀偉表示,整個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種聲音,內心是光明的,看到的就是光明;內心是陰暗的,看到的就是陰暗。“你所看到的批判和聽到的言論,就是你內心的一種反饋。”他稱,張錫峰應該用更廣闊的目光去看待周遭,用更磊落和坦蕩的心態去面對周遭。
儲朝暉說,十幾歲的學生正處於青春階段,其認知也在發展中,沒有必要去苛求他必須講什麼,必須以什麼方式講,必須講的多正確,這是一個基本的態度。“現在很多人苛責這個學生的言論,尤其是苛責他的一些言論的邏輯,但在這樣的環境和年齡下,要求他做一個優雅且符合規範的表達是比較困難的。”
同時,他指出,視頻中學生所表達的“勵志”,相對來說是狹隘的。真正的勵志,應該是以當下社會有什麼問題,怎麼去探索真理作爲一個歷史目標,也就是中國古代人所講的“士志於道,明道濟世”。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勵志的經典表述。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學校僅以個人怎樣去實現他的生活目標作爲他的勵志,這種教育方式有所不妥。教育需要涵養,而不是簡單的激勵孩子去實現一個可能並不長久的目標,教育本身要優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