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戰爭中的美歐博弈
從“9·11”事件後北約第一時間啓動“集體防衛”核心條款表達對美國的支持,到如今同步作出撤軍決定,美歐雖然在長達近20年的阿富汗戰爭中維持了表面上的“行動一致”,但很多時候也是各懷心思,矛盾並不少見。
鑑於歐洲盟友在科索沃戰爭中表現欠佳、配合不力,美國在2001年10月7日發動阿富汗戰爭時,只是拉着英國對塔利班政權大舉開打,並未“有勞”北約集體動武。直到塔利班政權在兩個多月後倒臺,一度被美國“邊緣化”的北約纔派上用場:根據聯合國安理會2001年12月通過的第1386號決議,組建了在阿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兵員主要由北約各國派遣。2003年8月,北約正式接過該部隊的指揮權,阿富汗戰爭也隨之升格爲北約首次“走出歐洲防區”的大規模海外軍事幹預行動。
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將阿富汗作爲美國推動北約“全球化”戰略轉型的最大試驗場,通過鞏固阿富汗戰場戰果來鞏固美國在北約的領導地位,並藉機遏制歐洲盟國對美“鬧獨立”的勢頭。有歐洲評論人士形象地比喻美國對北約的分工構想:“美國人制作晚餐,歐洲人清洗盤子。”
然而,以法德爲首的“老歐洲”國家,一直反對北約扮演“世界警察”無限擴大其軍事行動範圍,並不願意在“非歐洲利益攸關區”爲美國“作嫁衣裳”,以免引火燒身。因此,法德等國在阿富汗戰場上經常是“出工不出力”——駐防區域只限於形勢較爲穩定的阿西部和北部地區,並且禁止本國部隊執行自衛之外的危險任務,德軍更是隻在白天乘裝甲車巡邏,晚上從不離開營地。事實上,除了英國和加拿大這兩個“鐵桿”外,法德等國派出的軍隊哪怕接到友軍求援時,前線指揮官也往往以“要先請示政府”“不敢擅自決定”爲由拒絕出兵。
更有甚者,法國還趁北約陷入阿富汗戰爭泥潭之機,呼籲“讓北約和歐盟分工更明確”,由北約完成“重大而長期的行動”,歐洲及周邊地區的軍事幹預則交歐盟“包辦”。2012年5月北約芝加哥峰會剛敲定向阿移交防務路線圖,駐阿法軍就於7月率先打道回府、公開“拆臺”,意大利、西班牙等也起而仿效。
與“老歐洲”陽奉陰違磨洋工相比,曾積極追隨北約踏足阿富汗的中東歐“新歐洲”國家,則隨着形勢變化出爾反爾,強烈要求北約從阿富汗撤軍。俄羅斯在俄格戰爭中展示的“霹靂手段”,令這些國家的“恐俄症”愈發明顯。中東歐國家生怕再度成爲大國交易的犧牲品,一再呼籲北約“更多關注歐洲本土安全問題,不要過多走出防區”。烏克蘭危機發生後,其又推動北約在2014年9月的倫敦峰會上作出決定,迴歸“集體防衛”這一“本職工作”。
“口雖一辭,心各有謀。”在阿富汗問題上,歐洲盟國雖表面尊奉美國“領導”,卻都在根據本國利益自行其是。而在多邊合作等問題上,歐洲國家更是直言不諱發出不同於美國的聲音。這也表明,建立在不平等基礎上的美歐關係早已不是鐵板一塊,它們之間的裂痕恐怕只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