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公衆考古模式”讓年輕人愛上世界遺產

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從“良渚遺址熱”到“三星堆上新”,社交媒體佐證,大衆對考古、對文物、對文化遺產的熱情連年走高。與之相應,我國在公衆參與考古方面的探索也常出新招,如開放考古現場,讓有興趣的大衆參觀、與專業文博人員對話;又如一些考古項目通過線上直播,讓網友參與“雲考古”。

當“公衆考古”儼然成爲新的顯流,時代命題也隨之更新:呈現文化遺產,在故事化、時尚化儀式化之外,還能創新出何種模式?引導公衆關注甚至“參與”考古時,高光該向何處聚焦?

已播出九期的《萬里走單騎——遺產裡的中國》作出了有益探索。作爲國內首檔世遺揭秘互動紀實節目,它高度聚焦人類歷史上璀璨文明的結晶——世界遺產。主創從中國的55處世界遺產中遴選12處,通過“文化+揭秘+互動+紀實”的手法,陪伴觀衆尤其是年輕一代感受世界遺產的文化魅力和現實意義。

令學界讚賞的是,該節目一邊以“行萬里路”的年輕視角,讓世界遺產“活”了、靈動了起來;另一邊,主創也“沉”下心,迴歸愛國、學術、堅守等價值內核,主張了真正的“公衆考古”理念。

通過行走體驗,呈現世界遺產豐富的文化內涵

單霽翔,曾經的“故宮看門人”,申遺的親歷者,節目裡,他化身“世界遺產導覽人”。早在第一期,這位長期致力於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推廣的“文博老兵”就開宗明義道出心願。“我有一個願望,讓更多的人瞭解世界遺產。”“只有讓年輕人感受到世界遺產的文化魅力,才能全面實現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展現文化遺產強盛的生命力。”

區別於以往的文化類紀錄片,該節目突出了一個“走”字。節目中,單霽翔與演員黃覺、歌手馬伯騫、相聲演員閻鶴祥一同擔任常駐嘉賓,他們腳踩布鞋探訪散落在中華大地上的世界文化遺產地。這支被觀衆戲稱爲“布鞋男團”的嘉賓隊伍,與當地人文學者、申遺專家和普通民衆等“身邊人”相遇、同行、對談,在“輕旅行”中,世界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層層鋪展開

第一期,節目拋出了一道疑問:有着五千年曆史的良渚水利系統爲何直到近些年才被發現。“布鞋男團”步行尋找良渚遺址外圍水利工程中的堤壩,卻始終尋不到入口。直到節目安排的無人機升空,在航拍、高清遙感影像和三維動態地圖的共同演示下,良渚遺址近100平方公里的水利系統全貌才得以展開。觀衆由此切身體會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視野侷限,而這,恰與當年真實的考古發現異曲同工。

引領觀衆“雲感受”一番後,節目纔將發現整個良渚水利系統的過程娓娓道來——從1969年一張衛星照片中初露端倪,直到2013年獅子山水壩遺址等構成的低水壩羣被考古工作者確認,無數次發現的累加,由11條堤壩組成的良渚水利系統才完全浮出水面。據統計,良渚水利系統僅外圍土方總量就達到288萬方,相當於三峽大壩五分之一的工程規模,並且具備運輸、防洪、灌溉等多重功能。五千年前中國人就有這樣的工程能力和組織動員能力,成爲五千年文明的鐵證

在廈門鼓浪嶼,嘉賓接到的則是破解文字密碼和尋找魔方上的建築兩個“遊戲”任務。在完成遊戲的過程中,一組嘉賓從縱向的時間維度,探尋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另一組則從橫向的空間維度,遍訪當地居民、專家和管理者,盡展人文之美。兩條動線串聯,一個兼具了歷史深度和生活煙火的世界遺產地呈現出不同於“旅遊勝地”的別樣光芒。

以傳承人的感人故事,引發情感共鳴

青城山都江堰、蘇州園林、皖南古村落、福建土樓、黃石礦冶工業遺址、平遙古城、武當山……每一處世界遺產地的背後,都有着執著於傳承祖先智慧的文化遺產傳承人。正是因爲有着一代又一代文博工作者的守望與傳承,一代又一代普通人自發的保護與奉獻,今天的我們才能知曉祖先曾創作了怎樣的燦爛文明。《萬里走單騎——遺產裡的中國》不僅展現文化寶藏,也聚焦“人”。通過與“人”的對話,一個個風餐露宿、青燈黃卷初心不改的故事,引發觀衆無限共鳴。

比如良渚遺址背後,有着四代考古人83年的接續努力,從第一代的良渚考古人施昕更先生到第四代以年輕人爲主力的考古人,這種代代相傳的精神令人動容。正如飛行嘉賓韓雪所說:“他們對考古的熱愛,對自己國家文明的熱愛背後是他們身上肩負的責任感與國家文明傳承的一種重擔。”

第八期,節目走進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羣,在先後拜訪觀星臺太室闕、中嶽廟、嵩陽書院、少林寺、初祖庵、塔林、嵩嶽寺塔的途中,觀衆也隨“布鞋男團”遇見了一羣可愛又可敬的文物保護工作者。

他們中有人是“堅守”的代言人。申穎濤,原觀星臺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1982年從豫劇團 “轉行”到觀星臺。在嶄新的人生舞臺上,他一紮根就是34年。歷史文化學者閻鐵成參與了兩項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申遺,儘管已退休,他仍是在崗心態:“文物人進了這個門,一輩子都是文物人。”

也有人,是“默默奉獻”的踐行者。出於保護的需要,少室闕至今未對外開放,但數年如一日,陳衛星都在此地認真地檢查、研究、保護……在他眼中,默默無聞的付出其實源於一份世代相傳的樸素使命——讓文物一代代完好地傳下去,文脈的“根”和“魂”絕不能斷在自己手上。嵩嶽寺塔管理員喬樂鵬陪伴嵩嶽寺塔已經11年了,白天巡視,夜裡守着,唯她一人:“來到這裡的人都是匆匆忙忙的,我更希望把心先靜下來,你會感受到大自然,感受到這裡的一草一木。”1500多年滄桑變遷,當年殿宇軒昂,如今盡還太虛,幸喜古塔猶存,喬樂鵬用強大的信念恆久地對抗着孤獨和重複。因爲她知道,有歷史纔有現在,唯遺產方知興衰。保護文化遺產,就是在守望精神家園

最讓人動容的,莫過於單霽翔講述的一則關於普通人“家國情懷”的故事。1985年,河南省商水縣農民何剛在自家挖地基時發現了一批文物,其中有19件珍貴的元代文物。何剛將這些寶藏悉數捐贈給國家,此後由國家劃歸故宮博物院收藏。而他自己,不索要獎勵,仍繼續平凡的務工生活。後來,何剛在打工時不幸遇難去世,故宮方面爲這位農民兄弟召開追思會,向爲中國文博事業作出貢獻的捐贈者表達至深的悼念與敬意。

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有三萬四千多件文物來自民間捐贈,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不僅需要各級政府、文物部門及專業人員擔起使命責任,更需要廣大民衆的積極參與。“因爲民衆是文化遺產的創造者、使用者和守護者,是文化遺產的真正主人。只有每一位普通民衆都能傾心地保護身邊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才能安全、有尊嚴。”

事實上,這也是一檔節目迴應時代命題的一種主張——文物的保護,永遠需要每一個人身體力行。只有大家共同的守望,我們的文化遺產才能始終神采奕奕,成爲世世代代的文化綠洲、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