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解決高頻民生訴求4萬餘件
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
我爲羣衆辦實事・每月一題
本報訊 大興區將“接訴即辦”作爲落實黨史學習教育“我爲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主抓手,精準落實“每月一題”機制。今年以來,大興區通過推動落實接訴即辦“每月一題”,已妥善解決高頻集中民生訴求4萬餘件。
大興區區委常委、副區長石銀峰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大興區在全面落實北京市“每月一題”27個問題基礎上,結合大興實際,將食品安全、物業服務、消防安全等8個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納入辦實事內容,建立“27+8”重點民生項目清單。其中,由6名分管副區長牽頭調度,堅持“一問題一項目,一訴求一措施”,由13個主責單位逐一制定“一方案三清單”,即“解決方案、責任清單、政策清單、任務清單”,細化108項具體任務和20項政策。20個鎮街制定重點民生項目清單284項,其他84個局處級單位制定實事清單448項,逐項明確牽頭領導和主責部門,劃定“時間表”和“施工圖”,精準對接羣衆“急難愁盼”問題。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大興區的“27+8”重點民生項目清單中的“8”,涉及食品安全、物業服務、消防安全、交通設施、公交、施工管理、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供暖共8個爲區內百姓量身定製的民生項目。
其中,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緊盯疫情防控,持續加大冷鏈食品監管,目前全區已有539家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註冊“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錄入進口冷鏈肉類和水產品收發貨信息48萬條。在物業服務問題方面,開展物業服務不規範及物業環境衛生專項檢查,共檢查物業項目426個。在消防安全問題方面,目前全區已安裝“梯控阻入系統”1200餘部,計劃年內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口9600個。在交通設施問題方面,今年以來大興區共維修、維護各類交通設施2302起,包括信號燈、交通護欄、交通標誌等,施劃、復劃標線2.1萬平方米。在公交問題方面,優化交通佈局,新增公交路線9條,調整公交路線5條,方便羣衆出行。在施工管理問題方面,開展施工安全隱患排查1995項次,處罰責任單位70家,金額32萬元。在供暖問題方面,確定實施7個小區老舊供熱管網改造項目。在農村人居環境方面,拆除私搭亂建和侵街佔道261處、6700餘平方米,清理亂堆亂放、亂貼亂畫4.1萬餘處,清理生活垃圾5.2萬餘處、39.6餘噸,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此外,大興區還率先在全市試點建立標準化村級政務服務站,將醫保社保辦理、低保人員認定、勞動就業登記等36項高頻服務事項下放到村,讓羣衆辦事“不出村”。
案例
近20年的“辦證難”終解決
興華園是黃村鎮西黃村的回遷安置房,小區共有房屋370套。其中,224戶居民受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影響,近20年未取得不動產權證書。
“該小區分三期建成,224戶都在一二期內。”大興區不動產登記中心法制監察科科長崔福佳介紹說,“一期項目因甲方失聯,無法獲取辦理房屋轉移登記所需材料。二期項目甲方因內部矛盾糾紛,拒絕爲居民提供辦理房屋轉移登記所需材料,造成居民無法辦理房屋轉移登記手續,並且在公司搬遷過程中資料遺失,進一步增加了辦證難度。”
爲了解決諸如興華園小區這樣問題,大興區專門成立由29個部門組成的區歷史遺留小區未發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專班,根據北京市多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切實解決歷史遺留房地產開發項目不動產登記有關問題的意見》中“堅持‘無錯優先’”的政策支撐,將完善不動產登記前置審批手續與爲履行合法購房手續的購房人辦理登記分開,認定興華園小區爲歷史遺留項目。
過程中,大興區規自分局積極與區住建委、區稅務局、黃村鎮政府進行協調聯動,通過公告、公示等流程,爲符合條件的居民辦理轉移登記,最終有效解決了興華園項目近20年的“辦證難”問題。今年實施“每月一題”以來,大興區又陸續解決了涉及四個項目2491套房屋房產證辦理難問題,將“爲民辦實事”落到了實處。(記者 蒲長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