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分級教育 學習愛與尊重
教育部將動物保護融入中小學生命教育課程,不同教育階段傳授不同的動物保護知識。圖爲金門縣金城國中學生董子言與貓咪。(教育部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之前發生漁船走私154只品種貓咪被處以安樂死事件,引發爭論。事實上,近年教育部透過流浪動物的認養及開設動物保護相關社團,將動物保護融入中小學生命教育課程,培養學生教養動物應有的責任及與動物相處之道,引導他們愛護動物、尊重生命。
教育部說,不同教育階段要傳授不同的動物保護知識,例如國小階段可由老師帶學生體會動物保護基本觀念;國中階段可擴及動物保護全面知識的理解;高中職以上階段可延伸至動物倫理與動物福址的省思。
南投縣竹山國小老師陳素娟說,她是教一、二年級,將動物保護知識融入生活領域課程中,透過角色扮演、話劇及討論等,讓小朋友對動物習性有更深的認識,進一步愛護牠們。
陳素娟舉例,許多小朋友害怕流浪狗,甚至面對狗叫會拿石頭丟牠們。在課堂上,她會播放影片,讓小朋友對動物習性有正確認知,並透過角色扮演遊戲,引導他們去討論怎麼去善待動物。
南投縣草屯國中老師林麗華表示,他們學校在晨讀時間或週會上,會將動物保護及生命教育的議題納入。譬如之前有一個週會,就請一個訓練師帶着導盲犬來演講,學生近距離看到導盲犬,更能感受到人和動物間的情感交流。
林麗華自己是社會領域老師,她將動物保護議題融入課程中,有一次她帶着自己養的博美狗到課堂上,講述狗的演化史,並告訴學生不可虐待動物以免觸法,同時一起討論如何陪伴寵物及面對牠們的生老病死。學生看到可愛的狗狗出現,學習興趣都很高。
彰化高中教務主任黃安華說,他們將動物保護知識融入國文、英文及健體等課程中,老師們會蒐集國內外關於動物保護的文獻,然後設計問題讓同學去討論。
黃安華舉例,之前有部電影,描寫日本小學有個班級的學生一起養一隻豬,但豬長大了,小朋友不忍牠被宰來吃,而引發一連串糾結。在高中教育階段,面對這樣的問題,應該將動物保護、生態、珍惜生命、環境永續等都納進來一起討論,纔會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