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國銀開發海外業務 進入新時代
這兩年,由於中美貿易戰及新冠疫情接踵而至,嚴重衝擊全球金融市場、改變了全世界的金融資產估值和損益,也使得國銀持續近十年的「海權光榮時代」,起了重要的質變。
近來爆出金額較大的國銀踩雷案,包括中東醫療集團NMC HEALTHCARE逾1億美元,印尼的Tiphone Mobile Indonesia PT約6,000萬美元,合計超過十家國銀中彈,金管會在10日也對外公佈最新統計,2020年迄今國銀所通報的海外踩雷案,已超過20件,總金額超過4億美元,比起去年的十幾件、2億多美元的總金額,增加快一倍之多,不僅爲國銀敲響警鐘,海權光榮時代是否將宣告終結,更加發人深省。
根據金管會9月初對外公佈的「國銀海外分行最新獲利」顯示,整體獲利出現嚴重的衰退。另根據金管會所公佈的數據,全體國銀前七月稅前盈餘爲新臺幣1,964.1億元、年減13.1%,其中,海外分行獲利少賺120.3億元、年衰退達47.2%,不僅超過總獲利的平均減幅,且鉅額的衰退幅度,幾乎等同於海外分行獲利遭「腰斬」。
金管會銀行局官員分析,海外分行獲利衰退,除了受到全球多個國家同步採取QE降息措施外,呆帳增提準備大增,是另一重要原因,甚至比起降息所減收的利息,衝擊更大。根據金管會所公佈的數據,全體國銀的海外分行呆帳增提準備,年增近12億元,而利息收益減少11億元,換言之,呆帳提存準備的影響,比起降息的息收損失,吃掉了更多獲利。
由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國銀海外分行受到的營運衝擊,新冠疫情固然是關鍵的導火線,但隨着疫情不斷延燒,以及之後包括觀光旅遊業、航空運輸業等受到的衝擊,乃至於之後各類重要原物料(如石油、稀土價格等)的大幅波動,海外市場出現近十年來最大的劇變。而產業發展的興衰及消長,也將面臨洗牌;凡此,都考驗着國銀對海外市場應變的智慧。未來經營海外業務,恐怕不再是「做得愈多就愈好」;相反的,在這段過渡期間,學會如何適時踩煞車、避免踩雷,反而是一門重要的學問。
十年前,由於國內金融市場各項業務嚴重殺價競爭、砍成一片「紅海」,致使國銀開始走出舒適圈,前進海外、開發心目中的藍海市場。其中,以兩岸三地華人圈爲大宗。
雖然,赴陸港星拓荒初期,確實有些國銀賺了錢;然而,隨着國際政治情勢的詭譎多變,加上新冠疫情造成國際產業鏈的斷鏈和重組,不僅使得藍海逐漸「變色」、金融信用及擔保品一夕之間價值重挫,銀行清算頻傳、油金大亨倒閉,導致參與貸放的國銀遭蒙重大損失、求償無門!
可以說,後疫情時代,全球產業鏈已步入嶄新的時代,業者務必以新思維來應變。除了銀行業外,壽險業者也必須做好相關的準備。
過去,一家金控若旗下擁有壽險公司,它經常會以其龐大的壽險銀彈爲利器,搭配銀行出征海外、開疆拓土;最常見的就是,直接投資當地的銀行,以子公司的模式來開發海外市場。
時至今日,國際局勢大變,現在無論是採取轉投資的模式,或是國銀直接赴當地設分行、拓展業務的模式,都必須慎防產業或其他道德風險。尤其是在景氣不佳的時候,更有加速觸發道德風險的可能。換言之,想要持續經營海外市場的金融業,都必須考慮這些跨業別的陷阱。
那麼,該如何面對新局、採取合適的應變之道呢?我們認爲,今後金融業必須堅持「差異化」經營,不斷創新與嚴守監控。以往金融業者在開發海外市場時,總以參加國際聯貸案做爲「捷徑」,如此一來,審查、監督、控管的功課交給主辦銀行去管理,自己只要出資、便可輕鬆搭上這班參貸專車、按時收取比國內市場高出數個百分點的利息。
諷刺的是,一場疫情改變了全球經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海外市場「踩雷」頻傳,且範圍甚廣,從大陸到新加坡、印尼,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只是損失金額大小不等。金融業也開始明白,賺錢沒有捷徑,必須自己下功夫去了解各個產業別,更需勤跑借貸公司查訪其最新動向、業績面等訊息,不能凡事都依賴管理銀行。同時金融業也體認到,赴海外轉投資時,不追求「數大便是美」,而是針對每起個案,都要做出謹慎的股權結構、財務指標、客羣等多方評估,才能避免踩雷。
2019年底金控集團海外投資帳上大賺近2,000億元,佔全體金控全年獲利 約56%,續創歷史新高。不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美中衝突升高,海外投資獲利恐急轉直下。隨着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石油、股市、房市、金銀礦等估值失真,泡沫隱然成形,金融業的「海外投資黃金時代」也早已不復當年。如何在海外市場續擁一片藍天?如何創造內容更紮實的獲利?恐怕是所有金融業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