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反恐增添不確定因素
在國內外專家分析未來拜登政府將面臨的最緊迫的外交政策領域,似乎沒有提及國際反恐議題,加之近來美國在相關領域採取倒退的錯誤政策、歐洲與東南亞出現的新動向,可以預計未來國際反恐出現更多不確定因素,國際反恐合作面臨新挑戰。
美國國務院11月5日悍然宣佈,不再把“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列爲恐怖組織,改變了2001年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以來的政策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隨即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方對美方有關決定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此舉“再次暴露了華盛頓當權派在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因爲“東突厥斯坦伊伊斯蘭運動”長期從事恐怖暴力活動,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威脅中國和國際地區安全穩定。
早在10月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的首份《國土安全威脅評估報告》(HomelandThreatAssessment)顯示,美國行政當局的相關職能部門完全背離履行自身反恐職責範圍的初衷。國土安全部是美國政府在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後設立的一個聯邦行政部門。2002年11月25日,美國總統小布什在白宮簽署《國土安全法》,宣佈成立國土安全部。這是美國自1947年成立國防部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政府機構調整。按照當初的規劃,國土安全部負責國內安全、應急事務處置及防止恐怖活動,主要涉及的是狹義的安全概念,按說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在其主要職責的反恐領域內中美曾進行過不錯的合作。國土安全部無論何時都應該履行其職責,就在去年,美國116屆國會曾經通過一項《國土安全威脅評估法案》,該法案要求美國國土安全部情報與分析辦公室評估未來5年影響美國國土安全的恐怖威脅。可是現在美國國土安全部也加入到極端反華勢力陣營,報告不提反恐卻肆意炒作“中國本土威脅論”,居然到了一味爲了製造對華敵對輿論而不顧自身職責定位的地步。
幾乎與此同時,歐洲恐怖暴力活動有所擡頭。10月29日,法國尼斯聖母教堂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3人死亡,數人受傷。10月31日,法國東南部城市裡昂發生槍擊事件,一名教堂神職人員中彈,傷勢嚴重。這是半月內法國發生的第三起惡性襲擊事件,引發歐洲和國際社會高度關注。11月2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遭遇血腥襲擊。被擊斃的槍手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支持者。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稱這是“令人作嘔的恐怖襲擊”。據報道,襲擊中也有華人遇難。
儘管歐盟領導人10月29日曾發表聲明,對法國恐怖襲擊事件予以“最強烈的譴責”,並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共同努力,增進社區和不同文化間的對話和理解。但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譴責殘暴“伊斯蘭恐怖襲擊”的言論,在東南亞最大穆斯林國家印尼引起各界反彈。10月31日,印尼總統佐客在聲明中也批評馬克龍帶有侮辱伊斯蘭教的言論,說該不當言論傷害了世界各地穆斯林的感情。
值得警惕的是,日前,自我流亡沙特阿拉伯的印尼極端強硬派回教領袖裡齊克飛回雅加達,造成轟動,他的追隨者和支持者擠滿了通往國際機場的道路,導致交通癱瘓,一些航班甚至因此受影響。這樣一位具有高度爭議性的宗教人物,在印尼“缺席”幾年,如此大的影響力依然如當初,接下來的安全形勢堪憂。
從全球的趨勢來看,網絡極端組織的影響力不容輕視,尤其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的現階段,極端恐怖主義的威脅不分國界,對國際反恐形勢的任何變化,我們都應該時時警惕,國際反恐合作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