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圓寂肉身不腐長壽秘訣曝光
2016年1月11日的上午,泉州晉江紫帽山上的普照寺,福厚老和尚的開缸儀式在此舉行,一個多月後,他的肉身將塑金身,泉州將再添一尊肉身佛。所謂“開缸”,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人圓寂後舉行的一種儀式,包括坐缸、封缸、開缸三個主要環節。2012年,福厚老和尚以94歲高齡圓寂,出於尊敬,普照寺決定以“坐缸”之禮來收斂他的遺體,安放在普照寺祖堂東單內室。昨日開缸後,福厚老和尚體態依然,眉毛、鬍鬚隱隱可見。
泉州紫帽山普照寺住持振宇師父稱,福厚老和尚1919年生於晉江青陽,13歲在泉州崇福寺剃度出家,拜妙月和尚爲師。福厚老和尚日常喜靜,潛心修行,很少與外界接觸,心腸慈悲,備受後輩修行者尊敬,後輩皆號之爲“密行尊者”。福厚老和尚往生前的十來年,都是徒弟蔣玉鳳在照顧。蔣玉風說,福厚老師父一生極其簡樸,幾十年來,每天只吃一塊豆腐和地瓜粥,衣服也只有幾件,能做的事情都是自己親自動手。師傅往生前一個多月,每天只吃半碗粥,往生十幾天前,不再吃東西,一天喝的水加起來不超過半湯匙。
肉身千年不朽,不僅在歐洲引起了巨大的好奇,也成爲國內讀者、網友關心的熱點問題。先前,有媒體報道稱,是因爲服用了一些中草藥等,保持身體的“不朽”。那肉身佛究竟是如何製作的呢?
佛教對遺體保存有一套程序,如去世前不飲食、口服一些中草藥等,目的是抑制腸道細菌生長,去世後,有人對屍體進行淨身、消毒,採取一些措施,將身體與空氣隔絕,防止外部細菌污染。如此,可致屍體千年不腐。
高僧圓寂之後要封缸,高僧坐到缸裡,再用另一口缸扣在上面,封缸之後觀察3-7天,若有腐爛或者表皮生黑斑現象,則立即燒掉,爲此寺院還設有化身窯。如果7天后屍身不腐,則以後也一般不會腐爛了,就可以留下來,在外面鍍金供奉。
如1954年,慈航菩薩圓寂,弟子遵其遺囑,將其放進缸裡,人呈跏趺(盤腿而坐,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狀,並在座下及全身周圍,墊上炭屑和石灰,然後在上面再倒扣一個同樣的缸密封。三年後開缸,缸裡出現了一汪水,肉身完整,並舉行裝金的工作,此爲臺灣第一尊肉身菩薩。
據報道,幾年前,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曾在西安木塔寺生態遺址公園一僧侶墓中,發現了一個類似家用的水缸,上面有一個大盆子蓋着,這就是傳說中的“坐化缸”。坐化缸高67釐米,缸口最大直徑有79釐米,呈土灰色。當考古專家將盆子揭開時,發現缸裡有一副白色的骨架。雖然幾百年過去了,仍依稀看到高僧盤腿坐化的模樣。
對於有媒體說,保持肉身的前提需去掉僧人內臟,這是對高僧法體極大的不尊重,佛教高僧肉身都是自然留下來的,不會像埃及法老一樣製成木乃伊,更不會進行化學處理。
對僧人來說,能留下肉身非常不易,需要修行的人堅持“勤、修、戒、定、慧”5個字,平時能做到清靜的持戒、清靜的智慧、清靜的禪定,具備這些條件纔有可能死後肉身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