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東市場現炸排骨酥 脆口鹹香超涮嘴
相信有不少人去嘉義東市場,是爲了一嘗「王家祖傳本產牛雜湯」,我也不例外,吃完準備拍拍屁股走人時,發現隔壁攤正在炸「排骨酥」,於是買了一袋試味道,一吃驚人,酥脆鹹香太涮嘴,而且完全不油,一問之下,原來也是賣了快80年的老攤,難怪炸功一流啊!
圖文/鏡週刊與牛雜湯同梯、比鄰的「袁家筒仔米糕」,也是在地人的心頭好,有的老主顧會自備鐵盒便當來裝兩個米糕再帶碗湯,就是一頓豐足的早餐或午餐。採買的婆媽們,則直接把摩托車騎到攤子旁,一手百元鈔換一袋現炸排骨酥,拎着就走跟「得來速」一樣有效率,回家加菜更是方便。
「原本只有賣排骨酥湯,但客人想單買回去煮湯、下面、當火鍋料,所以我們纔開始秤重賣。」2代老闆娘袁江來富笑說。
看多數客人都是買一大袋,我心想是要分幾餐吃啊?但當我嚐了剛起鍋的排骨酥後,發現我多慮了,口感咔滋酥脆不含油、越嚼越香,涮嘴程度不輸鹹酥雞,當零嘴嗑馬上去了大半。
「我們把豬小排用中藥、五香粉醃到入味,再用純豬油、中大火去炸,纔會酥又香。」袁江來富解釋。與冬瓜煮成「排骨酥湯」,湯頭依然甜香不油,排骨肉變得柔嫩好入口。
在筒仔裡擺進炒香滷肉、香菇、糯米,再進木造蒸籠炊蒸的「筒仔米糕」,飄着濃郁古早味,趁熱吃軟糯鹹香,雖不似臺南米糕澎派,有魚鬆、黃瓜片、滷丸熱鬧站臺,但也能有升級吃法。「建議淋點用紅糟、地瓜粉煮成的醬汁,還有蒜泥。」3代媳婦邱千芝提醒我。多了醬甜、蒜嗆,滋味果然更豐富,放涼吃,可以用時間換到米糕的彈Q。
喜歡嚐鮮的,可以搭碗較少店家會賣的「龍骨髓湯」,從豬脊椎骨抽出的骨髓,就像豆花般綿口、帶有骨頭香氣,配上清甜湯頭,讓米糕吃來更爽口。離開前不妨拎袋排骨酥走,它會是旅途中止飢解饞的良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