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術-瑞銀資產管理亞太區(不含日本)投資專家團隊主管 鄭彥廷完賽18場馬拉松 甩掉贅肉找回健康
瑞銀資產管理亞太區(不含日本)投資專家團隊主管 鄭彥廷 圖/本報資料照片
瑞銀資產管理亞太區(不含日本)投資專家團隊主管 鄭彥廷 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融圈跑過馬拉松的人很多,但能完成全球跑者夢幻世界六大賽事、環遊世界完賽18場馬拉松的人可就不多,瑞銀資產管理亞太區(不含日本)投資專家團隊主管(香港)鄭彥廷正是其一,他還被集團臺灣區總經理笑稱是「被銀行業耽誤的運動員」。
鄭彥廷表示,他與跑步結緣很早,11歲時就開始參加5公里、10公里的路跑,而且還跑到第二名,可惜報錯組,不算成績,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時有飛躍羚羊之稱的紀政剛好在現場,鄭彥廷不只與她聊到天,主辦單位還送了他一雙鞋當安慰獎,讓他從此對跑步的世界更投入,到了高中還參加了田徑隊。
大學時因爲打籃球打到膝蓋韌帶斷了,鄭彥廷以爲再也不能長跑了,曾停頓了一陣子,但工作後,運動仍是他重要的紓壓方式,因此又開始維持跑步的習慣,一直到2015年,有同事報名了一個6公里的公益路跑比賽卻因出差不能去,他就替補去跑,那是一場3萬人規模的路跑,跑完後意外發現路跑蠻有趣的,正式開啓他挑戰馬拉松的念頭。
鄭彥廷目前位職於香港,但遷居香港前,曾在美國芝加哥的瑞銀資產管理擔任多元固定收益團隊投資組合經理,所以在跑完公益路跑後,就報名了芝加哥半馬(21公里),只要週末假日有空就跑,花了四個月練習,後來比賽時半馬花了1小時47分完賽,二週後更挑戰芝加哥全馬,花了4小時40多分完賽,如今更進化到只花3小時就可跑完全馬(42公里)。
鄭彥廷表示,在養成跑步習慣前,他也曾走過三高年代,不只有脂肪肝、三酸甘油脂也偏高,開始跑步後,贅肉變少、體型變好、精神也變好,甚至心情也變好,因爲參加跑步團時會認識各種不同層次、種族的人、職業的人,擴大生活圈,而且因爲他參加過世界六大馬拉松,都有成立LINE羣組,他甚至可以跟大家分享當地美食、住宿、展覽、接駁等資訊,可說是「嚮導」級跑友。
跑過18場馬拉松的鄭彥廷也跑出心得。他指出,馬拉松的練習「欲速則不達」,很多人常會在體力還沒練到時就想增加強度、長度距離,但其實要讓身體漸進式適應,等肌肉關節力度夠時才能跑到終點,若要避免受傷最好要重訓來增加肌肉、核心強度,讓身體更穩不易受傷。也就是跑步、重訓、交互訓練,游泳、爬山、騎車的活動也有助跑步,有肌肉才能降低受傷機率。
另外,跑後的休息、營養也要注意,「跑完步不吃可減肥」是個迷思,因爲跑步消耗肌肉、蛋白質、流失鐵,若不適時補充營養、蛋白質、水分電解質反而會適得其反。
讓鄭彥廷印象最深的是波士頓馬。因爲他比賽那年天氣特別惡劣,不只在零度以下,又遇大雨大逆風,冰冷的雪垂直打在臉,又凍又痛。本來主辦單位有考慮停辦,但後來主辦單位還是沒有取消,所以許多跑者都失溫,過去的常勝軍肯亞、衣索比亞選手都不敵惡劣氣候,最後冠軍還爆冷門由日本人拿下。
然而,鄭彥廷覺得完成波士頓馬這個素人跑者的聖殿,算是圓了終極夢想。有100多年曆史的波士頓馬,報名門檻很高,不只過去要有參加馬拉松的紀錄,時間要夠快、成績夠好才能參加。「一生一次要參加一次,感受一下整個城市都是跑者天堂的感覺。」
打開鄭彥廷的馬拉松史幾乎是環遊世界史。芝加哥馬就參加了五次、波士頓馬二次、柏林、倫敦、東京、紐約、臺北、香港、大阪、冰島、舊金山、聖地牙哥、澳洲黃金海岸馬拉松也都參加,「每次比賽不一定要拚命全力,視身體狀況而定,把賽事當成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