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祭2道緊箍咒 逼壽險大股東拿錢出來增資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戴瑞瑤臺北報導

根據保險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已覈准4家壽險公司增資,增資金額近500億元,主要就是因應金管會祭出兩招強化壽險業財務監管措施市場預估今年壽險業增資可望突破千億元,將成爲壽險業近10年最大的增資潮。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指出,雖然目前所有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都在法定標準200%以上,但去年底金融資產未實現虧損大,導致淨值大幅下跌,今年第一季市場回穩,淨值又快速回升,顯示壽險業淨值波動度太大。

因此,金管會將訂定雙預警指標,也就是除了原本法定標準RBC於200%以上外,還要訂定淨值比,當壽險公司淨值比低於3%到2%就要限期改善,低於2%就要立刻改善,改善措施就包括要求大股東拿錢出來增資。

雖然前幾大壽險公司淨值比都還在標準以上,但受到中美貿易戰等市場不確定因素,各家壽險公司都嚴陣以待,就怕一有變化導致淨值波動,就列入警示區,包括南山人壽申請現金增資245億元,臺灣人壽增資99.99億元,中國人壽現增112.5億元,都是爲了強化資本,因應日後資本市場波動。

國泰總經理李長庚日前在法說會上就表示,去年第4季國泰人壽未實現損益流失700多億,雖然今年全部都回來了,但這也表示,一季可以負700多億,一季可以從負700多億到正400億,變動這麼大,爲了維持公司穩健經營,經營團隊今年要向董事會股東會爭取現金增資,把整個股本結構再強化,希望運用現金增資來因應市場變化跟法規的變動,也呼應主管機關政策普通股提升資本。

富邦人壽依照內部自訂標準,RBC在250%以上先不考慮增資,但仍會視市場變動跟政策要求做考量。保險局官員表示,有大概瞭解其他家壽險未來增資規劃,要求各壽險公司強化普通股比重,估計到第3季壽險總增資金額會超過600億到700億元。能否全年突破千億元?保險局語帶保留,但若全年超過千億元,就會是2008年以來,近10年最大的增資潮。

除了訂定淨值比標準,金管會也祭出另一項政策,就是增訂保險業投資同業發行的次順債位、特別股等,超過淨值10%時,超過部分直接從資本扣除,10%以下依現行風險係數計算。一旦從資本扣除,就會讓保險業RBC下滑,若RBC不足200%,就須增資。

此舉無非就是要從投資端跟發行端雙重控管,保險局表示,這主要是防止一家壽險公司發生財務風險時,引發一連串系統性風險。因此,壽險公司最好直接用普通股增資,也就是要逼得大股東拿出錢來做增資。

交大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系教授葉銀華表示,大部分保險業發的次順位債、特別股,都是保險同業在買,但保險業投資同業次順位債、特別股的額度愈高,風險傳染效果就愈大,如果某家保險公司問題,就會渲染到別家保險公司,產生系統性風險,金管會管制這塊方向是正確的。

葉銀華認爲,保險業的清償能力,除了看RBC,也要看淨值是否充足,股權是吸收風險最重要工具,金管會如果能借此解決保險業投資同業發行次順位債、特別股的問題,就可慢慢逼資本不夠的保險公司用普通股增資,提高資本適足率,加深壽險業抵擋風險的能力。

►壽險業掀起增資潮 今年上半年4大壽險增資近500億元

►淨值比3%以下壽險須限期增資 宏泰人壽落入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