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幼時是這樣學習的 表情教育被忽略
“馮教授,您好!聽說您到浙江辦早教研究所,太好了!孩子現在已經是浙江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正積極準備出國讀研,我們一家非常感謝您。”日前,在杭州辦起了早教研究中心的馮德全先生接到了這樣一通電話。
這是一位叫鄭一雄的先生打來的。電話中提到的孩子年紀只有18歲,卻已經在浙江大學讀大四了。16年前,鄭先生在孩子出生後按“馮式早教”的理論培養孩子,孩子一歲半識字1800個,3歲就會閱讀,當年是杭州小有名氣的“早慧神童”。
在馮德全的早教理念指導下,全國曾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孩子:湖南的劉俊傑,15歲考上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遼寧的趙晶旌,19歲當上吉林大學教師;山西的孫天昌,13歲以659分的高分考上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早教的方式:逗孩子玩
75歲的馮德全從教56年,教過小學、中學、大學,實踐中深感人才的“根系”在嬰幼兒,於是從1978年開始,他轉向早教研究,一干就31年,在武漢大學開始了“0歲方案”理論研究。對於早教的方式,馮德全說了4個字:逗孩子玩。
玩就能教育孩子?馮德全解釋說,玩,分成有益地玩和無聊地玩;學,也分成有趣地學和枯燥地學。馮德全認爲,有趣地學就是玩,有益地玩就是學,這種互補的關係,調節得好自然就能達到最佳效果。
馮德全舉例說,看圖說話時,別看孩子只是掃過一眼,但因爲0~6歲階段,孩子的右腦形象思維功能遠遠強大於左腦的邏輯思維功能,所以這種圖像式的刺激,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孩子的腦海裡。到孩子再次發現有該物體出現時,他很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外化出這些他早就掌握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