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日本認證通「紅」的──臺灣共產黨員如何運作二二八事件之2(吳昆財、鍾孝瑩)
鍾逸人寫「1945年9月6日我和……王伯年……盧伯毅……等7、8個朋友發起籌組『三民主義青年團』。」想到「文山茶行」有「王添燈、林日高、連溫卿、蕭福來、王萬得、潘欽信等人」請教王添燈、連溫卿,而他們帶他去見曾任「農民組合本部工友」原名張克敏的張士德「大佐」正式加入「已有合法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臺灣區團」,所以「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臺灣區團」是全臺灣三青團的正式名稱。
1.鍾逸人着力甚深的臺中分團
「9月15日,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臺灣區臺中分團籌備處便告成立,除我本人外」還有:
幹事兼主任張信義(日大畢業,新文協、赤色救援會重要幹部)。
幹事林碧梧(豐原人,新文協幹部)。
石錫勳(彰化人,醫學校畢業,文協幹部)。
書記初爲林培英(北大畢業,林獻堂侄子)後爲王文輝(福建人),1946年5月又從新竹分團調來陳建文。
總務股長葉榮鍾(鹿港人,早大畢業,文協、自治聯盟、臺灣新民報
幹部,並曾繼蔡培火任林獻堂秘書),後改由張振輝擔任(師範畢業,曾任校長等職)。
股員呂石堆(呂赫若,潭子人,中師、日本武藏野音樂學校聲樂科,日據時代著名文學作家)。
組訓股長陳崁(彰化人,安那其主義者)。
股員爲李君晰(彰化李崇禮之子),莊守(彰化人,日大畢業,舊臺共幹部)。
陳海成(豐原人,著名辯士、文協)。
宣社股長楊啓東(豐原人,北師畢業,名畫家)。
王溪森(豐原人,集美畢業,曾奉「第三國際」之命,潛返臺灣清算臺共)。
股員賴通堯(彰化人,牙醫,賴和之弟)。
洪金園(草屯人,日大畢業,文協)。
婦女股長爲謝瑞年。
股員沈瑞珠(此兩人都是戰後隨義勇總隊從福建來,不到一年都前後到臺南縣政府投袁國欽去了)。
……
臺中分團轄下有第一區隊區隊長林連宗(律師),第二區隊長童炳輝(律師),第三區隊長賴耿鬆(律師),第四區隊長何赤城,第五區隊長巫永福(記者)。地方區隊對社會服務工作做得比較有聲有色的有:竹山區隊張庚申(農組),陳立,草屯區隊洪金水,彰化區隊兼區隊長石錫勳,豐原區隊兼區隊長林碧梧、楊啓東(畫家),埔里區隊的施壎堤,北斗區隊的董伯達、許啓運,員林區隊的林朝業(牙醫)、林糊(文協),溪州區隊葉啓仁,梧棲區隊的蔡爲宗等,另外臺中分團特設一個直屬分隊,分隊長由中央書局張星建擔任。
抄錄下來足可證明「張信義」和鍾逸人合作籌組的臺中青年團成員都經過刻意挑選,多偏社會主義,屬親共產黨或是共產黨的支派:「文協」、「農組」、「第三國際」、「舊臺共」、「安那其主義者」、「赤色救援會」等,更對「清算」內幕知之甚詳,最明顯則是「謝瑞年」和「沈瑞珠」「兩人隨義勇總隊從福建來,不到一年都前後到臺南縣政府投袁國欽」,而二二八事件後臺南縣袁國欽「潛逃回大陸,又晉升至福建海軍司令員」 ,而臺中青年團成員有些則是社會聞人,或用以粉飾包裝。
而鍾逸人自己也追記:
記得1945年9月底,「三青團」臺中分團籌備處成立當天,呂赫若和楊啓東兩人剛踏進分團,舉頭環視左右,發現在場的人幾乎青一色都是受過日本「特高」光顧過的人,便不禁驚歎:「怎麼!都是紅ㄆㄚˋㄆㄚˋ的人?」
這也是鍾逸人挑選的夥伴──呂赫若和楊啓東,兩人都認證被日本「特高」背書「臺中分團」是通「紅」的。
2.爭取鍾逸人的嘉義分團
鍾逸人記「1946年4月」下旬:
嘉義分團剛從臺南分團分家出來,將東石、北港、嘉義、虎尾、斗六等五區割歸嘉義分團。分團幹事會幹事有:「北京大學」出身的李曉芳、醫師王甘棠、「嘉義女中」校長許世賢、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出身的牙醫師盧炳欽與「保定軍校」畢業的工兵中校陳復志等5人,而由陳復志兼主任,盧炳欽兼代書記……轄下有20多個區隊,和100多個分隊……他們不曉得從什麼地方聽來,認爲我「適合斯職」,便逕向區團部交涉爭取,而將我調去嘉義。
「嘉義分團」幹事會5人,只有「許世賢」共產黨成分不明,臺中和嘉義兩個團隊成員應符合王添燈和鍾逸人的理想,而嘉義分團更是主動爭取鍾逸人到任,應算氣味相投、同氣連枝。
3.王添燈對青年團的抱怨
雖然王添燈(1901-1947)於二二八事件中並未到臺中或嘉義,鍾逸人也僅書記:
王添燈提醒我(鍾逸人)三民主義青年團儘管被陳儀箝制,經費被削減,但,只要這個組織存在一天,我們就有一天的希望,這就是他所以讓臺北分團那一批人繼續留職,叫潘欽信繼續苦撐下去的原因。
他又埋怨大個子(張信義)太胖,不但手腳不敏捷,連頭腦都不太聽話;陳復志軍旅出身,處事太固執又不靈巧;莊孟侯年歲多,身體不由己,王清佐(高雄分團主任兼律師)和簡吉在高雄地區似乎做得有聲有色。但能持續多久也不大樂觀,花蓮鄭品聰雖然也辦得很不錯,卻很少連絡。
這裡有王添燈「埋怨」嘉義青年團主任陳復志的簡略評語,及一一數落臺灣各地方的青年團,但王添燈本身即臺北青年團主任,而王添燈的「埋怨」倒儼然是全臺灣三民主義青年團的帶頭老大口吻。而嘉義二二八事件的武裝行動和處委會運作,都隱然有王添燈的影響。
4.籌備處開幕紀念照
鍾逸人《辛酸六十年(上)》301頁有「民國35(1936)年4月17日」照片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臺灣區團籌備處第一屆團員代表大會開幕紀念照 ,此禎照片除鍾逸人舉列出來的人士外,希望以後有其他更多相關人物訊息。
(圖/中評社;吳昆財、鍾孝瑩提供)
鍾逸人說明有「前排左一餘麗華、左六柯遠芬、左七李冀中、左八陳儀、左九李友邦、第二排左一佘陽、左二陳復志、左八洪石柱、左九張信義、左十王清佐、左十一莊孟侯、左十二(筆者疑左十三)王添燈」,除陳儀、柯遠芬等少數列席者,看來也是左派人士居多。
5.鍾逸人的全臺觀摩
「1946年3月初」鍾逸人因帶「臺灣義勇總隊少年團」與臺中警察因「壁報事件」衝突,故流亡觀摩三民主義青年團臺灣區各分團,比對有職稱的「臺北分團王主任(王添燈)、幹事林日高、臺南分團主任莊孟侯、高雄分團主任王清佐、書記簡吉、佳里區隊長吳新榮、朴子區隊長張榮宗等人」 ,算是滿滿共產黨員。
鍾逸人除了再到臺北向「王添燈」報到,除朴子區隊長張榮宗容後分析,略述此次由北到南所造訪的三青團主要幹部:
(1)林日高
林日高(1904-1955)也是資歷赫赫的共產黨員:
1928年4月15日,臺灣共產黨在上海法國租界區內秘密舉行建黨大會。當時,身爲上級單位的日本共產黨卻因3月15日遭到日本警方全國性的大搜捕,導致3000多名幹部及黨員入獄(史稱「三.一五大檢舉」),日共組織幾乎瓦解,而無法派遣任何代表出席臺共的成立大會。僅有中國共產黨及朝鮮共產黨派出代表出席,而臺共則有林木順、謝雪紅、翁澤生、林日高、潘欽信、陳來旺、張茂良等人與會。
還有陳輝〈中共臺灣隱蔽戰線千餘名烈士尋蹤紀實〉文較簡略提及「1928年4月,當時以旅滬臺灣革命青年爲骨幹的臺灣共產黨(被俗稱爲「老臺共」)在上海租界一家照相館的二樓上成立。第一屆領導人爲林木順、林日高、莊春火、洪朝宗、蔡孝幹,中央候補委員有翁澤生、謝雪紅,臺共書記爲林木順」,是故林日高已被中國共產黨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無名英雄紀念廣場……2013年10月,由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建設的無名英雄紀念廣場,是爲了紀念犧牲於臺灣的大批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這是官方第一次以紀念廣場的形式公開紀念那段塵封的歷史。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2)莊孟侯
陳永興〈二二八事件被捕的臺南名醫 莊孟侯(1901~1949)〉文較簡略:
莊孟侯,1901年11月25日出生於臺南……1920年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於臺南市大宮町開業,後曾擔任大阪商船社社醫,又於1923年返鄉於臺南市西門町開設大東內科醫院。
1928年莊孟侯出任大衆時報董事,並因「臺南廢南門墓事件」參與抗爭,而被日警逮捕和拘留。二次戰後出任三民主義青年團臺南分團主任、臺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臺南一中家長會會長,1946年又被選爲臺南市第三信用合作社首任理事主席……
而身爲莊孟侯表弟的林書揚有書注1994年8月文,有更深入:
……他(莊孟侯)有機會接受現代化教育,上了醫學校,當了醫師。因此,除了民族主義是兩者的共同思想基礎外,孟侯還學習到現代社會科學的知識,成爲現代社會運動中的積極分子。醫校畢業後,一般畢業生都是忙着開業,他卻放棄了世俗的「醫生賺大錢」的路不走,去當月俸不怎麼高的一家客輪公司的船醫。來往於廈門、基隆航線上。聽說他在那一段時間裡在廈門參加了國民黨,成爲一位秘密黨員。他的學業和膽識,令他在文協裡面逐漸露出頭角,不久成爲文協少壯派中的佼佼者。1927年,文化協會因連溫卿一派的運作而發生了第一次的方向轉變。莊孟侯首度被選爲中央常務委員、宣傳部員。他的活動隨着文協運動路線的積極化而增多,在1928年的臺南市南門墓地事件中,孟侯的領導能力相當突出,以至於遭到官憲扣押調查。
他當過左傾後的文協教育部長,大衆時報董事等。被日本當局列爲重要反日分子。只是,在我記事後不久,孟侯的運動經歷也已接近尾聲。但他看來還是那樣的充滿自信和活力。他有時到我家拜訪父親,兩人在書房裡常常談得眉飛色舞。他們有共同的敵人-日本當局,卻有不同的鬥爭方法論。這一點連我這樣未足十歲的小孩都察覺得出來。
……
當孟侯放棄了醫生行業出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幹事長時,幾年前的疑問又涌上我的心裡。日本統治已成過去,國共兩黨之間的合作關係尚未正式結束,多年來藏在我心裡的那句問話-您是不是共產主義者?可以提出來了吧,我的疑問是有理由的,第一:他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而不參加國民黨黨部;就如同殖民地時代一直到文化協會左傾後纔出任中央領導,而在那以前的舊文協時期卻未見積極參與,而如衆所周知,當時的三青團似有國民黨左派的形象;第二:光復不到一年,他對國民黨的攻擊性批判似乎愈來愈多,愈尖銳;第三,書櫥後面的幾本書,顯然都是左翼作品。
……
有關孟侯在臺灣社運第二期的真正抱負是甚麼,我不敢斷言,但他所推動的工作-三青團團務的拓展,因爲二‧二八事件的爆發而告中斷。臺南市在二‧二八期間的活動高潮不如臺北或高雄多;因爲不曾出現大規模武鬥,卻在兩項人民權利的主動運作方面表現得優於別處。第一項是民間武裝組織單純而有序,學生隊和社青隊連繫良好合作無間。第二是市民自治權的最早成果-過渡時期的民選市長的產生,孟侯在這兩方面的運籌領導,表現得相當突出,前後十天的市民權力時期,莊孟侯和湯德章齊名於處委會……從3月2日到11日國軍開進市區,臺南市有過兩次大型羣衆集合,4日的市民學生大遊行,出現了「反對內戰」「臺灣自治」的口號,9日的第二次市民大會,選出了過渡期市長。在任何場合,孟侯都提出強勁有力的革新要求……當「清鄉」部隊開進後,在孟侯和律師湯德章(臺南市二二八善後處理委員會主席)雙雙被捕,初判死刑。湯德章很快被就地槍決,而孟侯則因其長期從事反日帝運動而減爲無期徒刑。幾次的裁判過程中,孟侯在臺南市民羣衆中所擁有的同情和支持是顯著的,定了刑後坐牢獄年餘,旋即因患肝疾而保外就醫,到1949年9月終於不治……不過在他死後我們聽到了一則消息:說剛好在臨終的一天,軍法處發下了莊孟侯的新的逮捕令,罪名是「叛匪謝雪紅的同黨」雲……
林書揚蠻完整把莊孟侯用「爲現代社會運動中的積極分子」較新穎的社會主義形容詞;「當……船醫。來往於廈門、基隆航線上」確實是另類醫生,也飽含將認同聯繫祖國的情懷轉化爲固定工作;「在廈門參加了國民黨,成爲一位秘密黨員」,不知是否也同時加入共產黨?或故意誤寫?或是因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的打壓,只能秘密加入國民黨?「文化協會因連溫卿一派的運作而發生了第一次的方向轉變。莊孟侯首度被選爲中央常務委員、宣傳部員」、「當過左傾後的文協教育部長,大衆時報董事等。被日本當局列爲重要反日分子」,這和「殖民地時代一直到文化協會左傾後纔出任中央領導,而在那以前的舊文協時期卻未見積極參與」幾乎是相同的內容,因此總括莊孟侯:
第一:他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而不參加國民黨黨部;就如同殖民地時代一直到文化協會左傾後纔出任中央領導,而在那以前的舊文協時期卻未見積極參與,而如衆所周知,當時的三青團似有國民黨左派的形象;第二:光復不到一年,他對國民黨的攻擊性批判似乎愈來愈多,愈尖銳;第三,書櫥後面的幾本書,顯然都是左翼作品。
以致「連我(林書揚)這樣未足十歲的小孩都察覺得出來」,想問莊孟侯「是不是共產主義者?」
「1928年的臺南市南門墓地事件中,孟侯的領導能力相當突出」,「臺南市南門墓地事件」是1928年臺南州爲紀念天皇登基,將舉行「御大典」,限50天內佔地19甲(5萬多坪)墓地內的數萬門墳塋遷葬,引發新文協、民衆黨等團體協助墓主後代的激烈抗爭,迫使當局一度暫停遷墓計劃百年前的守護祖墳行動 ,這應屬莊孟侯較有組織反抗日本殖民政府較大規模侵吞民衆土地的案件。但這和臺南二二八期間「不曾出現大規模武鬥」,原因是「第一項是民間武裝組織單純而有序,學生隊和社青隊連繫良好合作無間。第二是市民自治權的最早成果-過渡時期的民選市長的產生」,或應是「民間武裝組織」和軍警雙方都因武力不足,而都有所節制,也應有運用談判技巧,讓市長迫於情勢退讓不出,因而有產生「過渡時期的民選市長」,而這等於推翻現有首長或地方政府。只是「孟侯在這兩方面的運籌領導,表現得相當突出,前後十天的市民權力時期,莊孟侯和湯德章齊名於處委會」,反而顯示莊孟侯和湯德章是在反叛政府陣營中屬領導地位的確鑿罪證,所以湯德章被槍決,莊孟侯則被關押後釋放。莊孟侯也可能還有後續追究,但剛好去世了。
莊孟侯在嘉義二二八事件中,更是能讓鍾逸人有能力策動鄒族部隊的關鍵人物,「簡吉提醒我找臺南分團主任莊孟侯,因莊主任與臺南縣長袁國欽(福建人)交情甚篤」,「經莊孟侯的引見,頭一次和縣長袁國欽見面」,因此到現名爲阿里山鄉的達邦和樂野國校用「鍾天啓」的名字擔任校長,展開與 鄉長高一生和任用湯守仁及鄒族長老等爲代課教師。歸根結底,若沒有「上海勞動大學」出身的「臺南縣長袁國欽」 將所掌握聘任達邦和樂野國校的校長、老師的地方人事及財政資源,提供給鍾逸人,就不會出現嘉義二二八事件中最有戰鬥力的鄒族部隊,而莊孟侯、簡吉和吳新榮是中間重要且出謀劃策的環節。
(3)王清佐
有關王添燈口中「王清佐(高雄分團主任兼律師)和簡吉在高雄地區似乎做得有聲有色。但能持續多久也不大樂觀」 的王清佐,除了是律師和參議員,英也參加「高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且與彭孟緝處於對立狀態:
當日(1947/3/2)下午,由市政府召集一個會議,意思大概是想彙集各界人士的意見,商討如何應付南來的陰霾,維護治安,我爲明瞭一般情況也前往列席。不料在會議席上,青年團書記長王清佐,副議長林建論等竟發言荒謬,公然支持臺北處理委員會,站在反對政府的立場,並毫無顧忌的向我大肆咆哮:『你們的要塞砲;能不能放響?我們還很懷疑。你們中國軍隊能不能作戰?我們也還很懷疑。你們還是躲在營房裡好,地方上的事不可以問,否則困死你們!餓死你們!解決你們!………』口口聲聲「你們」「我們」,似乎忘記了他自己也是中國人,而居於對立的地位。
王清佐言語是否如此激烈,可能無法單憑彭孟緝一面之詞,但內容要政府軍隊於事件中閉絕不出,甚至是要圍困駐軍了。
比對許雪姬所記:
曾任高雄市黨部主委的陳桐回憶稱:「高雄市黨部與軍方和地方各界,特地爲『二二八事件』開會,商討因應之策,於會中,彭孟緝司令提議要貼安民佈告,希望老百姓不要輕舉妄動。但爲(三民主義青年團幹事長)王清佐所反對,認爲此舉反而增加緊張氣氛,最後做成決議,希望各單位通知員工,不要隨便外出,以免危險。」
王清佐也應是希望更多民衆響應民軍的主要謀劃幹部,纔會反對「彭孟緝司令提議要貼安民佈告,希望老百姓不要輕舉妄動」,若老百姓不出門,就沒人潮可策動。當時「最後做成決議,希望各單位通知員工,不要隨便外出,以免危險」,表示這時彭孟緝所代表的軍方退讓,也代表王清佐的民軍方聲勢較大,故而有所折衷。
隔天3月3日「警察局長童葆昭座車遭人焚燬,個人也遭擊,先逃至市參議員王清佐家中,但王拒絕讓其躲藏」 ,這表現王清佐在高雄二二八事件拒絕爲警察局長童葆昭提供庇護。
〈監察使楊亮功、委員何漢文「二二八事變調查報告」〉有:
3月3日,暴徒百餘人,駕卡車3輛竄入市區,開始騷動。晚8時,即於北野鹽埕集合3、4千人,圍攻警察局,掠劫外省人商店、毆辱外省人士,市內頓形紊亂。翌日,警察局本省籍員警、青年團幹事長王清佐等及一部份學生參加事變,態益形擴大…… (筆者自加標點)
「暴徒百餘人,駕卡車3輛竄入市區」,這和嘉義二二八事件的起始有雷同。竟能「即於北野鹽埕集合3、4千人」,這也絕對是起事者有深耕地方的表現。「翌日」是3月4日,「王清佐等……參加事變」,代表王清佐是參加事變者中最知名,或是領導級別之人物?
王清佐的女婿周耀門、女兒王嬋如夫婦接受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訪問時,說道:「民國36(1947)年3月,父親(按爲王清佐)被捕時……母親許桂枝立即去請陳啓川先生幫忙……約關了100天后才判決,判寄罪(緩刑)3年,得以釋回」 ,不知是否算漏網之魚?或被施恩?
(4)簡吉
簡吉(1903-1951)高雄鳳山農家出身,臺南師範畢業後任教過鳳山及高雄第三公學校,然而「1925年反對陳中和新興會社收回土地鬥爭,鳳山農民在簡吉及黃石順的幫助下成立了「鳳山農民組合」,併成功地贏得了與「新興製糖會社」的鬥爭」,簡吉再接再勵又「成功地推動了大甲、曾文、虎尾、竹崎農民組合」,以致「1926年爲結合全島農民的團結,進一步成立全島性的農民團體─「臺灣農民組合」」,這應算是組織發展快速。「1927年2月13日擔任農組中央委員長的簡吉及擔任爭議部長的趙港爲「土地拂下」及「竹林爭議」親自前往東京帝國議會請願。」簡、趙倆人此行目的並未成功,但「拜訪了日本農民組合及勞農黨。因而與日本左翼團體取得聯繫」和協助,學習了不少日本左派的鬥爭手法。「1927~1928年間正是臺灣農民運動的發展高潮」,簡吉「在20年代的社會運動中也是位演講壇上的風雲人物」,簡吉在農民組合還擔任「教育部長、組織部長、庶務部長……等職務」「在簡吉、趙港及農組幹部的努力推動下,農組從初成立時的5個支部,1千多名會員,到了1928年底計有27個部,會員人數多達2萬4千多人。是臺灣當時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團體。」因此簡吉對農民羣衆有極大的號召力。
「臺灣總督府極欲掌握農組與臺共的關係。在1929年2月12日(舊曆年初三)清晨6點搜索全臺,農組本部、支部、幹部的住宅凡500多處」,收押「證據2千餘件,並逮捕了數千人」農組遭到全面鎮壓。簡吉「8月」假釋出獄,「從1929年12月20日到1930年12月24日」簡吉被關一年又四天。不久「1931年的臺共大檢舉乃系對島內進步勢力團體、臺共、文協及農組成員的大整肅行動。在大整肅中,簡吉依舊鍥而不捨地與少數未被捕的同志王敏川、詹以昌等人籌組了「赤色救援會」」,而「這次大逮捕中簡吉以臺共黨員的罪名被判刑十年」,當時簡吉「只有28歲」從「1931年-1942年」坐了十年的牢獄,所以簡吉是日本殖民政府認證的重要共產黨。
「1945年臺灣光復後,簡吉先後擔任了「三民主義青年團」高雄分團書記、「桃園水利會」幹事、「臺灣革命先烈遺族救援會」的工作,並籌劃了桃園忠烈祠」。也「爲了高雄地區農民與陳中和的土地糾紛」,簡吉「與舊日同志《人民導報》主編蘇新合作,還打了一場輿論官司」 ,這裡證明簡吉和蘇新就是「舊日同志」。
「1945年……蔡孝幹……到臺灣發展組織……初期的臺灣工委(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幹部包括簡吉、謝雪紅、陳福星、張伯顯、廖瑞發、林樑材、林英傑等人……擔任中共臺灣工委山地工作委員會書記的簡吉,是名「老臺共」。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時,簡吉與張志忠在嘉義組織臺灣自治聯軍」
二二八事敗後簡吉和張志忠「逃到大坪(梅山鄉的太坪村)」 ,而在鍾逸人自傳舉出3位人證:「陳君彷彿是水上人,是臺南長榮中學學生,曾經參加水上要塞(機場)的包圍站戰,另外兩位菲島回來的青年,一叫「坤鬆」,另一個叫什麼「生」,或是什麼「清」。」他們告訴鍾逸人:
小梅半天寮與大坪之間一個星期前(大約3月7、8號)有一位叫做簡吉的人在莊心安排下出來招兵買馬,結果只募得十幾個人,且只有5、6支三八式步槍。但3天后,可能是3月10號,從嘉義來了一隊身着胸前釘有兩排金鈕釦、黑色毛大衣,頭扎白頭巾的20多名的隊伍,在一位滿臉鬍鬚、身高約160公分、朴子人率領下,趕來與簡吉的人「會師」。
鍾逸人此處後直寫與簡吉「會師」的人是「張志忠」 ,陳明忠口述:
我認爲在二二八事件中事實上發揮最重要作用的共黨地下領導人是負責武裝的張志忠,小梅、阿里山等基地也是他所建立的,當時陳篡地是爲他打前鋒。所以研究二二八事件,絕不能忽視張志忠這個人所扮演的角色。
所以是簡吉和負責武裝的「共黨地下領導人」張志忠「會師」。雖然目前對簡吉在高雄二二八事件的運作有哪些?筆者尚不清楚,但可以非常確定二二八事件簡吉在以武力推翻政府的部分,一定是蠻重要。
(5)吳新榮
吳新榮(1907-1967)兒子吳南圖口述:「父親念過臺南的總都府商業專科預科、日本岡山金川中學、東京醫學專門學校,1932年畢業後回臺,接任叔父吳丙丁的佳里醫院。戰後擔任三青團佳里區隊長及臺南縣參議員。」
在臺南商專吳新榮受英文老師林茂生影響參加過文化協會的文化講座。在日本金川中學,開始有自由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思想。讀東京醫專時加入東京的「臺灣青年會」和「臺灣學術研究會」, 1929年4月日本政府取締臺灣人反日結社的「四一六大檢舉」,吳新榮被拘捕入獄29天。吳新榮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歧視和剝削深感痛苦,在蔣渭水領導的文化協會和民衆黨被總督府解散後,有賴和主導臺灣文藝聯盟繼續抗日鬥爭,吳新榮也糾集南部作家成立「佳里清風會」加入文藝戰線,在自家佳里醫院後建「小雅園」讓文化鬥士們固定集會,形成「鹽分地帶」的文學風氣。 因此日本殖民時代吳新榮就可謂左翼人士。
戰後吳新榮擔任三民主義青年團臺南分團的佳里區隊長,並選上臺南縣參議員「臺南佳里名醫吳新榮,戰前(筆者勘誤應爲戰後)任三青團臺南分團佳里區隊長」鍾逸人到達邦、樂野國小擔任校長,是受到吳新榮和簡吉的「鼓勵和慫恿」,單這件事鍾逸人自傳裡至少寫了3次,意味是鍾逸人認爲極重要的事。
(作者吳昆財爲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鍾孝瑩爲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碩士)
【原題〈二二八事件中王添燈和鍾逸人關係的探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