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的瞳孔大小揭示記憶如何分類與保存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瞳孔變化是理解大腦如何形成強大且持久記憶的關鍵。研究顯示,當瞳孔在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的某個亞階段收縮時,大腦會重新激活並鞏固新記憶;而當瞳孔擴張時,舊記憶則被重放和整合。這一發現或爲人工神經網絡優化提供新思路。
儘管睡眠與記憶的關係早已被證實,其背後的神經機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通常分爲兩類:一是提升人類睡眠中記憶保留能力的研究,二是針對齧齒動物的細胞層面機制研究。然而,由於人類和齧齒動物睡眠結構存在差異,這兩類研究難以整合。一方面,齧齒動物的睡眠結構相對簡單,由快速眼動睡眠(夢境發生階段)和非快速眼動睡眠組成,後者是基本不做夢的深度睡眠;而人類的非快速眼動睡眠更爲複雜,細分爲四個階段,科學家懷疑其中最深階段是大腦篩選和組織記憶的關鍵時期。
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實了記憶鞏固的精細機制。他們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訓練一組小鼠完成各種任務,例如在迷宮中收集水或餅乾獎勵。隨後,這些小鼠被裝上大腦電極和微型眼球追蹤攝像頭,以追蹤它們瞳孔的動態變化。在學習新任務一天後,當老鼠進入睡眠狀態,電極記錄了它們的神經活動,攝像頭則記錄了瞳孔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小鼠在非快速眼動睡眠的細分階段表現出更多樣化的時間結構,這種結構與人類似。
研究人員發現,小鼠在非快速眼動睡眠的某個亞階段,瞳孔縮小時,新記憶被重新激活和鞏固,且已有知識不會被削弱;而在瞳孔擴張階段,舊記憶則被重放,以進一步整合到記憶網絡中。這種精確的時間分離功能,可以避免“災難性遺忘”,即在鞏固新記憶時抹去舊記憶的現象。
該研究表明,大腦通過細緻的時間尺度將新舊記憶分開,這種機制使得生物大腦能夠以有限資源實現卓越的記憶能力,爲人工智能領域的神經網絡優化提供了重要啓發。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