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辦?怎麼管?資本漩渦下的在線教育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晶 韓亞棟報道 寒假將至,猿輔導、作業幫等在線教育平臺又活躍起來。微信朋友圈、抖音、電視廣告、地鐵站、公交站、樓宇電梯廣告……學齡孩子家長目光所及之處,基礎教育在線平臺的廣告一個也不放過。
其融資大戰也再度升級。2020年12月下旬,猿輔導獲3億美元融資。作業幫緊隨其後,宣佈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然而,今年元旦期間,因過去三年“沒有融過一筆大錢”,在線教育領域的明星企業學霸君在奔跑8年之後卻宣佈倒下。
資本的力量給在線教育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對於這一蓬勃興起的行業,相關部門監管是否跟上?如何確保在線教育體現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
在線教育領域的廣告有多密?有網友描述:“一個公交車站有四個廣告牌,其中三個是在線教育的,時不時還會有貼着在線教育廣告的公交車駛過這個站臺。”
有數據顯示,2020年前9個月,猿輔導、作業幫、學而思網校三家在廣告和銷售方面的投放總額約達55億元,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以上。“爲了搶奪流量和迅速擴大用戶規模,在線教育推出大量低價課程,已成爲繼電商、遊戲之後,主流平臺的第三大廣告主。”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常務副主任方樹生說。
疫情爲在線教育行業按下“快進鍵”,2020年我國在線教育行業用戶規模達4.23億,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00億元
近年來,我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迅猛。數據顯示,用戶規模從2016年1.04億增長到2020年4.23億,市場規模從2016年2218億擴大到2020年預計5000億元。
疫情期間,因無法將學生集中在同一線下場地學習,線上教育成爲確保“停課不停學”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疫情也爲原本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行業按下了“快進鍵”。
方樹生分析,疫情期間,直播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推廣,公辦學校和線下機構紛紛走向線上。同時,“停課不停學”浪潮,進一步提升了市場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和接受度,並且幫助在線教育機構加快了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拓展業務的步伐。
大型在線教育公司背景:互聯網人自主發起、線下培訓機構增加線上業務、互聯網巨頭跟風投入
都是什麼人在辦在線教育?
方樹生介紹,目前大型在線教育公司的背景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互聯網人自主發起。2011-2020年是以移動互聯網爲代表的新經濟發展黃金十年,教育領域也是互聯網+的重要領域,互聯網公司特別是從事相關板塊業務的互聯網人,以“互聯網+教育”模式開創在線教育的先河,作業幫、猿輔導、本站有道均屬此類公司。二是線下培訓機構增加線上業務。如新東方、好未來,都是傳統的線下校外培訓機構,隨着線上教育行業的蓬勃發展,這些機構開始重視並開設線上業務。三是互聯網巨頭跟風投入。隨着在線教育逐漸成爲風口並得到資本認可,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都開始重視在線教育,紛紛推出騰訊課堂、企鵝輔導等。
“在線教育的興起源自於技術,發展藉助於資本,教學依賴於教育者。簡單地說,互聯網人是發起者,資本是助推劑,專業教育者是指導者和從業者。”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工作人員張志立說。
資本助推之下,企業競爭加劇、行業內耗嚴重
源源不斷的熱錢正在涌入在線教育行業。2020年,作業幫對外披露2輪融資總額達23.5億美元;猿輔導對外披露3筆融資,總額超35億美元。據統計,2020年,中國基礎教育在線行業融資額超過500億元,這一數字超過了行業此前十年融資總和。
“當前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普遍通過融資進行資本運營,但過於逐利,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爲了獲取客源,不把錢用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刀刃上,而在各大媒體上鋪天蓋地做廣告,營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參加培訓的氛圍,加重家長的焦慮。還有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爲了佔領行業主導權,惡意降低收費以賠錢的模式運營,擠垮中小機構造成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同時,自身也面臨經營風險,一旦融資跟不上資金鍊斷裂,企業可能迅速倒閉,造成羣衆預收費無法退回,比如近期非正常停業的‘學霸君’‘優勝教育’等,損害了羣衆的利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指出,資本大規模介入在線教育引發了一系列新的問題:一是大規模預收學費造成家庭財產安全隱患;二是部分在線教育產品和平臺充斥大量廣告,還有的存在誘導消費、遊戲等內容入口或鏈接;三是不斷融資燒錢、低價獲客的經營策略,使在線課程的師資水準、教學質量和學習服務難以得到保證;四是部分“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內容不符合兒童發展規律;五是部分在線教育產品存在隱私泄露和數據安全問題。
在線教育監管面臨培訓內容覈查難、培訓預收費監管難等現實問題
校外線上培訓內容覈查困難,是在線教育監管的難題之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培訓機構主要採用的是自編材料,許多英語培訓機構使用境外教材,雖然各地教育部門加強對培訓內容的備案審覈,但容易出現講的內容與備案內容兩張皮的現象。如果學生家長不舉報,監管部門很難發現。一對一的課程監管難度更大,尤其是部分英語類線上機構,外籍教師身處國外,目前還沒有對在線國際用工監管的政策,教育部門缺乏有效監管手段。亟待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並加強對線上培訓互聯網企業的監管。
培訓預收費監管困難,是監管的又一難題。儘管國家明確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按課時收費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但受經濟利益驅使,一些機構仍通過打折、返現等方式,誘導家長超期交費。如果羣衆不舉報,教育部門很難及時發現培訓機構的違規收費問題。“培訓機構作爲市場主體,教育行政部門無權對其資金使用進行監管,無法對其經營狀況作出有效判斷,待機構‘跑路’或停業後,相關部門再介入爲時已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說。
加強引導和監管,督促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更好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如何確保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在線教育也能體現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方樹生認爲,應當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在線教育行業熟悉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行業尤其是企業負責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教育素養,使其更好遵循教育規律;加強行業監管,在頂層設計、過程監管、執法力量、行業自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給予更多引導、督促企業更好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
“建立健全在線教育的監督監管機制是十分必要的。”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指出,在線教育是一種教育形態,涉及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都圍繞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研究,並且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首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必須是合法合規的。其次要確保在線教育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教育實踐的檢驗。教育技術產品和服務需執行嚴格的標準,並建立校園准入制度,避免某些應用和課程對青少年產生誤導,消除其負面影響。三是應用場景的規範,要對在線教育應用進行備案,否則網絡空間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對青少年造成傷害。最後還要注意在線教育中的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這對保護師生權益,保障在線教育健康發展也非常重要。(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完整版內容)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多措並舉持續規範校外線上培訓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晶 韓亞棟
寒假將至,在線教育平臺又活躍起來。從節目冠名到地鐵、公交站臺甚至電梯廣告,從微博、朋友圈到抖音、今日頭條,在線教育平臺身影無處不在,“廣告大戰”打得火熱。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應用日益深入,校外培訓從線下向線上迅速發展,爲中小學生提供了更爲多樣化的服務,但也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如有的平臺存在低俗有害信息、超前超標培訓、收費高退費難、過度營銷盲目擴張等等,加重了學生課外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
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訪時表示,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校外線上培訓管理工作,按照黨中央的部署要求,會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校外線上培訓規範發展。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校外線上培訓管理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問: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信息,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其中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2.22億,增加110%。2011至2020年,在線教育和數字教育註冊企業總數從15萬家增加至70萬家。對於在線教育這一蓬勃興起的行業,教育部門採取了哪些管理措施,監管是否跟上了?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校外線上培訓管理工作,按照黨中央的部署要求,會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建立健全制度體系。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的整體要求,教育部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的排查整改、備案審查、監管機制等提出了明確要求,構建了校外線上培訓的基本管理制度體系,推動校外線上培訓在制度的軌道上有序發展。
實施備案審查制度。指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明確線上培訓的備案內容和要求,重點對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和培訓人員等進行備案。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各省份緊盯內容健康、時長適宜、師資合格、信息安全、經營規範等重點,對已有的校外線上培訓進行了全面的排查整改,截至2020年6月30日,完成了2019年首批排查機構的整改工作,整改合格的予以備案,初步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管理。
嚴控超標超前培訓。爲有效解決超標超前培訓的難題,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共涉及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六門學科,從課程標準規定、教科書難度、教學進度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還按照各學科的各項培訓主題列舉了超標內容,爲各地查處培訓機構超標超前培訓行提供了具體依據。
規範收費退費行爲。考慮到收退費糾紛解決的依據是雙方簽訂的合同,爲從根本上保障羣衆的合法利益,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出臺了《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明確了當事人雙方責、權、利關係,涵蓋了培訓項目、培訓要求、爭議處理等內容,尤其對培訓收退費及違約責任作出了詳細規定,推動化解校外培訓收退費糾紛的同時,引導培訓機構合規經營。
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教育部建成了“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提供政策解讀、培訓機構信息查詢、公示黑白名單和投訴舉報等服務,提高了監管水平和效率,對機構實行動態監管,機構信息更加公開透明,黑白名單一目瞭然,將校外培訓機構置於社會監督之下。
全面開展網絡環境治理。會同新聞出版、網信、工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涉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整治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不良網絡社交行爲、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網絡遊戲等問題。截止目前,累計暫停更新相關版塊功能網站99家,取消違法網站許可或備案、關閉違法網站13942家,指導有關網站平臺依據用戶服務協議關閉各類違法違規賬號578萬個,並公開曝光了3批次問題網站平臺,影響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爲和不良信息內容得到有效遏制。
在線教育監管面臨培訓內容覈查難、培訓預收費監管難、運營模式存在風險、對治理工作艱鉅性的認識亟待提高等現實問題
問:目前,校外線上培訓管理還面臨哪些問題?如何避免用老辦法管理新事物?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校外線上培訓範圍廣、類型多、情況複雜,從運行層面,涉及信息技術、資本運作,從內容層面,涉及意識形態、立德樹人,從參與主體層面,涉及家長、學生、企業等羣體利益,從管理層面,還涉及多個監管部門。深化治理是系統工程,需要持之以恆,長遠推進。目前面臨以下難題:
培訓預收費監管困難。雖然國家明確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費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按課時收費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但受經濟利益驅使,一些機構仍通過打折、返現等方式,誘騙家長超期交費。但靠教育部門難以對預收費收取進行有效監管,如果羣衆不舉報,很難及時發現培訓機構的違規收費問題。同時,培訓機構作爲市場主體,教育行政部門無權對其資金使用進行監管,無法對其經營狀況作出有效判斷,待機構“跑路”或停業後,相關部門再介入爲時已晚。同類問題不僅在教育培訓行業存在,在預收費形式佔比較大的體育健身、交通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也時有發生。亟待相關部門加強對預收費的監管,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培訓內容覈查困難。培訓機構主要採用的是自編材料,許多英語培訓機構使用境外教材,雖然各地教育部門加強對培訓內容的備案審覈,但容易出現講的內容與備案內容兩張皮的現象,如果學生家長不舉報,監管部門也很難發現。此外,一對一的課程監管難度更大,特別是部分英語類線上機構,外籍教師身處國外,還沒有對在線國際用工監管的政策,教育部門缺乏有效監管的手段。亟待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並加強對線上培訓互聯網企業的監管,爲中小學生在線安全健康學習保駕護航。
運營模式存在風險。當前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普遍通過融資進行資本運營,但過於逐利,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爲了獲取客源,不把錢用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刀刃上,在各大媒體上鋪天蓋地地做廣告,營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參加培訓的氛圍,加重家長的焦慮。還有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爲了佔領行業主導權,惡意降低收費以賠錢的模式運營,擠垮中小機構造成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同時,自身也面臨經營風險,一旦融資跟不上資金鍊斷裂,企業可能迅速倒閉,造成羣衆預收費無法退回,比如近期非正常停業的“學霸君”“優勝教育”等,損害了羣衆的利益。要從根本上防止這些問題發生,在教育部門加強監管的同時,更需要有關主管部門聯動,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管控,加強對輿論氛圍的引導,推動線上培訓機構合法合規有序經營。
亟待提高對治理工作艱鉅性的認識。校外線上培訓市場規模大,從業人員衆多,參加培訓的學生羣體龐大,任何相關的改革和政策調整都可能影響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訴求,關係社會和諧穩定。當前,一此地方對線上培訓治理工作的複雜性和艱鉅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需要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部署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才能穩步推進治理和改革。
針對當前比較突出的虛假宣傳、定價高、退費難、卷錢跑路、盲目擴張等問題,還需相關部門按照市場規律加大管理力度
問: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教育主管部門如何堅持問題導向,採取有效措施,推動校外線上培訓規範發展?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對於在線教育行業而言,因其涉及的學員和家長人數衆多、體量巨大、涉及面廣,關係千家萬戶,動輒引發羣體性事件,必須在頂層設計、過程監管、執法力量、行業自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引導督促行業企業更好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持續強化日常監管。繼續抓好線上機構備案審查工作,對申請備案的線上機構嚴格審查,把好入口關。應用好管理服務平臺,動態更新黑白名單,建立監督舉報平臺,廣泛接受各方監督。嚴查嚴處培訓機構違法違規行爲,並通過多種渠道曝光,形成警示震懾,引導培訓機構規範經營。
進一步完善部門協作機制。針對當前比較突出的虛假宣傳、定價高、退費難、卷錢跑路、盲目擴張等問題,還需相關部門按照市場規律加大管理力度。教育部將進一步聯合相關部門,不斷完善監管體系,採取更爲有力的措施,解決各方關切的問題,推動線上培訓規範發展。
不斷加大免費優質線上資源供給。2020年2月,教育部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選擇最優秀的教師,錄製了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免費優質課程。開通以來,雲平臺瀏覽超過30億人次,讓中小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下一步將繼續優化完善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豐富優質線上教育教學資源,拓展平臺服務功能,爭取到2025年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線上教育平臺體系,覆蓋各類專題教育和各教材版本的學科課程資源體系,有效滿足中小學生的在線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