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蔬食和植物性蛋白
有則冷笑話,有個人去吃了菜糉後,便和店家爭論,既是菜糉,爲何糉子裡沒包菜?這對許多臺語不「輾轉」(liàn-tńg)的年輕人來說,並不知所謂菜糉即是素糉的意思,古早人一大早不愛吃太油膩,那麼素糉便是最好的選擇之一,配上一碗味噌湯,一杯決明子茶,也算人生的小確幸,臺北連鎖店「王記府城肉糉」就把臺南的花生菜糉帶來北部,菜糉上撒滿花生粉和香菜,食來爲之神清氣爽。
英文裡素食者統稱vegetarian,吃素的人當中,分類又很複雜,最單純者大都爲宗教信仰的緣故,這類的素食餐廳最多,有些爲了強調氛圍,還播放梵音,入內的消費者以全素爲主,全素者不食「五辛」,所謂五辛來自《大佛頂首楞嚴經》裡記載五種會傷五臟、含辛味的葷菜:「蔥傷腎,蒜傷心,韭傷肝,渠傷肺,薤傷脾。」而其中「渠」者是乃「興渠」,一種洋蔥。
雖然素食的宗教意味強烈,但近年來,逐漸出現以「蔬食」來取代素食的現象。這是因爲茹素者中,越來越多人轉而爲健康和環保等原因吃素,此類素食者中也有主張蛋奶素者,這在英語世界裡還分兩種,一是不禁食牛奶,由拉丁文牛奶lacto 帶頭,寫成lacto-vegetarian;另一則是可吃蛋,由拉丁文蛋ovo 領頭,寫成ovo-vegetarian,若兩者皆可,則爲ovo-lacto vegetarian。臺北基本上是個對素食者友善的城市,現在許多提供蔬食的餐廳,也可以因應消費者要求,或奶素或全素,悉聽尊便,我圖中便畫上了一大盤奶素者的沙拉和漢堡。
臺北有家「祥和蔬食料理」,連續三年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這家標榜四川麻辣口味, 當然沒有五辛的戒律,更和宗教無關,其中一道「清蒸臭豆腐」是招牌菜,而有道「麻辣水煮牛」一端上桌,大家都好奇地問:「牛肉在哪裡?」
有句話說:「豆腐十八配、一百吃。」爲葷食者所愛的滷味也有素的,由於各式豆腐製品琳琅滿目,以黃豆食材可衍生出豆花、豆腐和豆皮三大類,其中豆腐項又能研發出豆乾、豆腐乳、臭豆腐、油豆腐等,而豆皮項則能製造出諸如素雞、素腱和豆包等,滷一大鼎,也是香氣四溢。
全素、奶素之外,還有「方便素」,英文由彈性和素食二字組成,寫成flexitarian,在英語世界裡是大部分吃素,偶爾也吃葷的意思,但對臺灣人來說,所謂方便素,其實也是「鍋邊素」,甚且有在葷食裡神色若定不挑肉食用的素食者。
英文vegan 一字,臺灣常見翻譯成「純素者」,這種主張者是絕對不食、不用與動物有關的製品,反對一切傷害動物的消費行爲, 因此也不可能身着牛皮衣、皮草、皮革、羊毛衣、羽絨或腳踩皮鞋。
近年來臺灣的蔬食餐廳慢慢走出一些手路菜來,如著名素食連鎖品牌「漢來蔬食」的美味蒸餃,即便不入肉餡,食來仍口感飽足, 令許多人寧可舍葷食一餐,也要去一試究竟。
蔬食生活已成爲一種潮流,只不過如今出現了比蔬食更時髦、強調植物性蛋白的「植物基替代肉」(Plant-Based Meat;PBM),簡單講,就是吃起來像真肉一樣的素肉,也就是被比爾・蓋茲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等重金投資的「未來肉」,想來一旦肉也是素的, 那麼濟公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也沒那麼罪惡感了。
「祥和蔬食料理」的素水煮牛。(圖/魚夫)
本文作者:魚夫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6月號641期》)
《臺北畫刊6月號6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