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90後臺青對大陸的迷思來自哪裡
作者真正接觸大陸自拍的電影,是由徐崢和王寶強主演的《人在囧途》。(網路圖片)
我是個90後青年,以前對大陸的印象除影視傳播和華語音樂的認知外,就是長者的口耳相傳。成長的過程正好趕上港臺劇風靡全中國的黃金年代,最早的《麻辣鮮師》,不知道是多少同齡人的回憶,《花樣少男少女》是我最愛看的偶像劇。
小時候還跟父親一起在晚上8點準時收看臺灣古裝劇,如:《飛龍在天》和《神機妙算劉伯溫》等,《新十二生肖》、《桃太郎》和《魯冰花》等臺灣自拍電影,佔當時各頻道的大半時間,我們一直看着這樣的電影長大。那時候也喜歡看港劇如:《古惑仔》、《賭神》和《唐伯虎點秋香》等,就算播放好幾百回也是百看不膩,最後只要一聽背景音樂的播放,我就能知道當下戲劇演到什麼橋段。
那時對大陸的印象也是從港臺電影裡面建構起來的,比如《少林足球》、《食神》和《新少林寺》,這樣的電影在運鏡過程中,會帶一些大陸的場景或文化,但這些印象都很微不足道,幾乎可以說港劇可以代表那時候我對大陸的所有印象。
真正接觸大陸自拍的電影時,應該是10年由徐崢和王寶強主演的《人在囧途》,以及由周迅和趙薇主演的《畫皮2》。而大陸擅長的宮鬥片、古裝片、紀實片和歷史片都是到我高中後,纔開始看到出現在臺灣大熒幕上,而且剛開始受衆似乎也不多,或許因爲不習慣大陸口音,臺灣人反而更愛看自己的綜藝節目如:《康熙來了》、《綜藝大哥大》、《憲在不準笑》、《少年特工隊》和《豬哥會社》等,《我不是藥神》和《南京!南京!》這樣在大陸如此熱播的電影,都未必能夠在現在臺灣有線電視看到,更何況是更早前的《亮劍》、《廬山戀》、《周恩來》和《跨過鴨綠江》等。
除了影視文化,音樂文化更是如此,港臺歌曲幾乎壟斷整個華語歌壇,港臺的音樂輸出在外國人眼裡,就代表整個中國風音樂,外國人中英翻唱的幾乎都是臺灣歌手的作品,如:周傳雄的《黃昏》、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和黃品源的《海浪》等。許多紅極一時的港星或其他地方的音樂人,都是先從臺灣開始打知名度,如:香港四大天王的郭富城與張學友、新加坡籍的林俊杰和孫燕姿,以及大馬歌手的張棟樑和黃明志等,至今都還能在兩岸三地和全世界華人地區的KTV店裡面,看到熟悉字幕「版權所有,僅限臺、澎、金、馬地區使用」的標語。
在沒有親自到訪大陸的時候,一曲SHE的《中國話》、周杰倫的《紅磨坊》和王力宏的《龍的傳人》就是全部我對中國的認知:嗯!中國好像越來越厲害了。在兩岸三地都還處在崇洋媚外的年代,聽着外國饒舌和R&B的時候,臺灣校園先帶起大家唱民風歌曲的浪潮,接着把中國華語歌曲推向世界,所以很多時候對大陸的認知,也是在港臺發片歌手的歌詞裡面建立的,而不是內地的音樂。
因爲90年代港臺的文化輸出力太強,加上臺灣對於大陸的影視和音樂作品會施行一些管制,所以我們對大陸的發展就存在一定的迷思,很多90後的年輕人若沒有親自到過大陸,真的會有「大陸的文化不行、科技還是很落後、教育水平不高」的假想。
即便到現在發達的科技讓各地的傳媒信息得以讓人不用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就能知道外地所發生的事,但是他們對大陸的發展仍是半信半疑,因爲成長過程中,他們看的還是那些港臺電影,聽的還是港臺輝煌時期的音樂,加上各國媒體刻意渲染,敘說大陸黑市的可怕、人口販賣和誘拐詐騙等報導,從衆效應的現象立馬出現,大家寧願選擇相信歐美各國的播報而不相信大陸的發展,也或許是因大陸改革開放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造成的兩次經濟騰飛的速度之快,快到讓各地人都驚訝得難以置信吧!
大陸改革開放後,不少臺商決定赴陸投資,有些人事業有成、衣錦榮歸,這些臺商會對島內的人說自己當年在大陸立下多少豐功偉業,自己給當地創作多少就業機會、爲當地人作出多少貢獻,讓臺灣人不免在意識形態上有種難以言喻的優越感;而有些人投資失利、鎩羽而歸,這些臺商會對島內的人說自己是去被騙錢的、被惡意凍結資金的,所以纔會商場失意而退回臺灣,這時候又會讓臺灣人覺得大陸就是個騙子出產地,吃人不吐骨頭,就像自己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大陸盜墓電影、智商犯罪片一樣,所以更加相信自己對大陸所建構的思維,比如臺灣人在《人在囧途》這部電影看到大陸騙子的詐騙手段後,就更加堅信大陸那哪裡都充斥着這樣的問題。
歸根究底,其實還是因爲大環境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分歧。
1940年代末的大陸基本上久經戰亂而殘破不堪,蔣介石眼看國民黨節節敗退,於是痛定思痛讓陳誠先赴臺灣進行改革。雖然臺灣在二戰後被美國戰機炸得滿目瘡痍,但日本留下的技術和工業積澱、以及蔣介石從大陸帶回的黃金,也讓臺灣在日後的修復具有一定優勢。
1950和1960年代的大陸不論是經濟還是工業發展都傾向於蘇聯的發展模式,把重工業當作發展的目標,希望先透過發展重型軍工業和國防產業,幫助中國不再受到外國的欺辱,大陸也在這個時期完成自己導彈和原子彈的研製,算是有所收穫。但文革和大躍進卻把中國民生經濟再次拉到谷底,而同時間臺灣則因完成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和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加上美國大力金援臺灣發展加工出口產業,於是臺灣逐漸演變成農業栽培輕工業、輕工業扶植農業的良好循環。在人民吃飽喝足之餘,漸漸開始專注自己文藝氣息的發展,音樂和影視等產業就在此刻開萌芽。
1970年代的大陸重返聯合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原因讓外國的投資者開始佈局大陸,大陸的經濟開始騰飛,但是面對這麼多人口,達到全民脫貧的難度非常大,大陸的文藝產業也就一直沒有被受到重視,一直到1990年後纔開始出現在海內外華人的視線裡。而1970年代的臺灣,因爲黃金十年的建設,讓經濟有如開掛一般,人民對音樂和影視的需求來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接着是1980年代的工研院和臺灣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讓臺灣的經濟不斷成長,也爲臺灣的文藝產業奠基更良好氛圍。
因爲以上種種原因,造成臺灣年輕人對大陸的想法一直保持着偏差,但其實只是兩岸在不同的大環境背景下的做法有所不同,也在各自專注的領域得到不錯的成績。
大陸選擇先放棄民生工業和文藝產業,認真搞國家軍事建設和重工業發展,不但完成兩彈一星的重大成就,現今的重工業技術也是世界前列,什麼造橋建路的工程在大陸眼裡都是小菜一碟。在重工業發展到一定實力後,纔開始着重人文藝術與民生工業的部分,因此在這方面也就起步得比較晚,但是現在大陸的影視和音樂做的也是非常優秀,許多國際級演員也都是大陸人,大陸的音樂人也創造出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
而臺灣的發展剛好倒過來,在一定的工業基礎扶植下,先選擇民生工業與文藝產業的發展,所以臺灣那時候的經濟能夠躋身亞洲四小龍,文藝產業的發展成爲華人界的領頭羊,更是中國音樂的奠基者,但臺灣現行的重工業實力也就沒有大陸來的厲害,這是一個有所捨得的過程。
臺灣年輕人應該更全面的看待一件事情,真正的走進大陸看看人家的發展,而大陸的年輕人也可以多和臺灣人交流,去了解爲什麼這樣的地方能夠成爲文藝產業的塑造者,最後兩岸青年互見彼此都覺迷糊的面紗也就漸漸揭開,祝福各位兩岸青年。(小王子奧特曼/大陸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