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邱祖胤》就從寫中文字開始
文白之爭未休,教許多人動了肝火。說到底,教育與學習,可以是個人小我永無止境的豐富之旅,也可以是國家民族救亡圖存的究極奧義,不可不慎。個人倒以爲,與其爭論該讀多少經典文章,不如好好計較中文字的保存、應用與發揚,繁簡字該如何融通?書法美學如何保存?於基礎教育也有助益。
此間就有兩位20出頭的臺灣年輕人王介盈與王蔓霖,本於對中文字的喜好,開發了6組壓克力印章,可以隨時隨地變換創意、印出可愛的正體中文字。
這項發明,不只讓熟悉正體字的人能重新瞭解文字結構的趣味,平時用來寫賀卡、海報POP字體,也多了一項新選擇;可更喜的是,6組簡單的印章,排列組合宛如拚圖遊戲,對想學習中文字的外國人而言,變成一套可親的教具,能減少學習障礙。
兩位對中文字充滿愛的年輕人,將這項巧思命名爲「來字哪裡」,既有追尋文字筆畫形態的求知精神,又有探索文化根源的深刻意義,不但連續贏得金點概念設計獎、德國紅點新秀獎,近期更上網募資準備讓這項創意更爲普及,3天內就達成目標,朝商品化之路邁前一大步。
其實早在2012年,臺灣的中華文化總會陸續推出《兩岸常用詞典》、《中華語文大辭典》,兼容兩岸具當代性、差異性的詞語,同時呈現兩岸詞語用法的異同,方便民間交流使用。畢竟兩岸分治近70年,求同存異,真是談何容易?別說使用文字有極大差異,日常用語也常造成誤會。
如「窩心」一詞,大陸指受委曲、心裡不舒服,臺灣卻指心裡感到溫暖,如此南轅北轍的用詞,能不慎乎?再如「公交」一詞,對岸指的是公車,用錯或會錯意,就不只是鬧笑話而已。兩岸語文知識庫的建立不只是迫切的需要,更要不斷進行、更新。
再說書法藝術,臺灣人寫慣了正體字,也許好奇對岸民衆如何用毛筆寫簡體字?然而對岸的書法家比比皆是,懂正體字者亦不可勝數。更何況當年簡體字的發明,許多來自草書、行書,與中文字的根源並未脫離,只不過許多「簡」法令熱愛正體字者傷心,如愛(愛)無心,親(親)不見,產(產)不生。然而書法藝術的確是華人共有的珍貴遺產,而且是進行式,只要有人提筆書寫,不論正體、簡體字,這文化資產便是活生生的歷史見證。
我們期待兩岸和平,政治人物的意氣用事與一意孤行不可能帶來和平。與其氣急敗壞、口誅筆伐,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從文化面、生活面出發,讓兩岸人民發自內心感受彼此的友好,讓有限的羈絆成爲有人情味的交流。千萬別讓所謂同文同種、血濃於水淪爲政治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