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美中「寒戰」的距離
美國總統川普不再以「好朋友」稱呼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一般認爲,這也顯示了雙方的關係日益緊張。(路透)
編按:中美之間的衝突從疫前的貿易戰打到疫後的科技戰,香港問題更使得雙方的衝突進入金融戰的階段。眼看疫後國際形勢形成兩大壁壘,臺灣在國際現實的態勢中應該如何爲自己爭取更大的空間,本報特邀專家就此議題進行系列解讀。
不分中外,經歷冷戰氛圍的人在逐漸減少,兩次大戰的老兵更已幾近凋零。蘇聯解體時,今天40歲以下的人年方10歲。對30歲以下的世代,冷戰彷彿是「近代史」的事。阿富汗戰爭、石油危機、越戰和柏林危機,都像是古代史。筆者曾在某講座提及布里茲涅夫,聽衆知者比伊藤博文少很多。
現在美、中危機升高,關係恐比冷戰還糟,也可說是韓戰迄今,兩強最接近熱戰的時刻,但在體會冷戰的人變少的情況下,反而令人不寒而慄,或可稱爲「寒戰」。
研究顯示韓戰與越戰時,華府曾考慮對中使用小型核武。今日美中核武庫規模差距仍甚遠,但討論雙方「核態勢」的文章顯著增加。美國去年8月退出《美蘇中程飛彈條約》的理由之一即是中方沒參加,卻大量用反艦中程飛彈威脅美國「航行自由」。防長艾斯培爲此聲稱要在關島、日、韓部署中程飛彈。陸媒在今年疫情究責戰中,也放話建議增加去年閱兵壓軸的東風-41到1000枚。這種「戰狼國防」的說法被不少大陸專家駁斥,認爲是自甘掉入雷根發動「星戰」的陷阱。不過除開放話,疫情前美、中就常在臺海與南海操兵,今年開春後,美方軍事上抵近或高速接近中方領海、空域的施壓也大幅增加。目前危機與美蘇的差異僅在於兩軍沒有陸地臨接,所以還沒有越南、柏林或烏克蘭情境。但北京越來越認爲臺灣是亞洲的古巴,美國藉以對陸、港搞「政權更替」。如果確實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還需要在第一島鏈韜養多久?
判斷美中對抗超越冷戰,需要了解冷戰的特徵。冷戰始於美、蘇擊敗德、義後,在歐洲大陸的對峙,之後在全球形成兩大同盟。兩強在經濟等功能性議題上很少交往,主要透過代理人戰爭在亞、非、拉美爭奪勢力範圍。美、蘇競爭是哲學與治理模式之爭,世界觀對立鮮明,但又不同於宗教或民族戰爭。冷戰之「冷」,關鍵正在於這種「冷漠的敵對」,加上軍事概等,甚至有利雙方利益集團尋租,也鞏固了冷而不戰的格局。
目前美、中對抗比冷戰危險,關鍵有四。其一在實力不對稱,與對實力變化預期不確定,加深了焦慮感;疫情使這種焦慮更加嚴重。美、蘇競爭互有消長,楚河漢界,總體實力概等,像古巴危機那樣直接切入腹地的情況很少。中國在2000年以前GDP還排在世界第8。九一一與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不多久,中國除核武庫外,各指標竟奔至第二。北京自認照規則玩,但美國認爲「一帶一路」和華爲加入5G世界盃,就是踢館的證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架構(QUAD)不夠,川普現在還打算改組G7爲全球抗中的G11。
風險二是兩強社會、經濟交往的密切。美、蘇當年是各憑本事,各自爲戰,美、中卻曾從隱性同盟發展成共享全球化的「店主─工頭」互利夥伴。雙方社會關係千絲萬縷,所以華府可能終止大陸留學生、終止中資上市、終止兌現美債導致敵意蔓延,加上疫情謠言引發民間怨恨,絕非美、蘇「隔離對峙」可相提並論。
風險三,關鍵是恰逢國際秩序的解體。冷戰是模式競爭,但以美、歐爲中心的自由國際秩序日益凝固,成爲今日全球化3.0的規則基礎。但歐巴馬時代以來,美國社會裂痕擴大,對多邊機制益感不耐,對付內外對手已到了不惜使用「後真相」、「放狗」的境地。盟友越是覺得霸主信用是「龐氏騙局」,當家人越覺得赤字與疫情都是敵人和損友滲透與搭車的傑作,必須趕緊止血。
風險四是世代交替。冷戰世代沒有「虛擬真實」,也缺少「後真相」,對戰爭風險感受真切、心懷敬畏。現今人們容易以爲衝突不過駭客亂入,可用鍵盤傳檄而定。美、中都有文獻指出,不僅常民如此,雙方少壯外交官和戰略家也有過度自信、輕視歷史、低估戰爭的傾向。
四個風險特徵說明美中危機可能超越了冷戰。雙方目前理性估算,還不想蹈入「珍珠港陷阱」。雖未熱戰,與高揮發、多爆點的「寒戰」,恐已沒有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