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985無奈闖東南 京滬985全國擴地盤

(原標題:西部985無奈闖東南,京滬985全國地盤

在985高校的“跑馬圈地”中,建設研究院成爲主流合作方式學科偏向地方產業密切結合的應用型學科,整合校地雙方優勢資源,成爲當下名校辦學熱門模式

囿於地緣劣勢,西部985近年南下東進佈局異地。京滬兩地985,身居一線城市、全國高教中心,依然選擇擴大地盤,佈局全國發展

歲末短短一兩月內,清華大學佈局珠海北京大學牽手景德鎮北京師範大學入駐合肥上海交通大學挺近川渝、復旦同濟大學欲與福建合作,京滬985並不眷戀腳下的一畝三分地。

在985高校的“跑馬圈地”中,建設研究院成爲主流合作方式,學科也偏向與地方產業密切結合的應用型學科,整合校地雙方優勢資源,成爲當下名校辦學的熱門模式。

“跑馬圈地”

年關在即,京滬985忙着在全國“跑馬圈地”。

12月2日,清華大學智慧醫療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系清華大學與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共建。11月6日,北京師範大學與合肥攜手,雙方共建北師大合肥研究院。

北京大學兵分兩路,10月17日至18日來到江西,北京大學景德鎮研究院正式揭牌。11月21日,北京大學又與重慶高新區簽訂合作協議,成立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

上海的985高校也沒閒着。11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成都攜手,佈局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養基地。早在6月,上海交大就與重慶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設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

同城的復旦和同濟大學“不謀而合”。10月27日,同濟大學和福建省就進一步深化省校合作事宜進行交流。就在同一天,復旦大學也與福建省繼續牽手人才合作,此前復旦大學還佈局浙江義烏,8月21日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正式揭牌。

高校的發展,早已不再侷限於自身所在的城市。近年來,西部985不想坐困愁城,紛紛闖東南。西部7所985高校開啓東南布點,且不止一個。

1月和7月,電子科技大學分別簽署了共建電子科技大學長三角研究院(衢州)和(湖州)協議,其深圳高等研究院的首批研究生在9月開學。

蘭州大學今年打開局面,5月8日公開招聘深圳研究院負責人,對外釋放明確信號。10月10日至12日,蘭州大學-莆田市新時代合作共建戰略研討會謀劃設立蘭州大學莆田研究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不是985,卻是西部高校闖東南最早、動作也最頻繁的高校,在廣州、深圳、寧波、崑山、蕪湖、青島均建立了研究院。11月9日,該校牽手杭州蕭山區,將共建杭州研究院。

孔雀南飛

滿足現有資源或等於裹足不前,爲建設“雙一流發力,985高校密集成立異地研究機構。

“雙一流”設計的初衷,是爲改變資源向固定的985、211高校傾斜的局面,今後有進有出。

就在首批“雙一流”名單公佈後,教育部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學科評估均有下滑,壓力隨之而來。今年是“雙一流”的評估收官之年,爲迎戰評選,闖東南頗爲無奈之舉。

京滬兩地本就名校雲集,有限的地皮讓985們難伸拳腳。2016年北京市教委即宣佈“十三五”期間,北京將不再擴大教育辦學規模,在京高校不再新增佔地面積、不再校內擴建。

縱觀985高校異地辦學的城市,幾乎都位於南方。即使不去南方省會城市或經濟最發達地市,也會積極向周邊尋求發展,比如珠海(清華)、景德鎮(北大)、義烏(復旦)、莆田(蘭大)、衢州和湖州(電子科大)。

高校借力城市經濟,城市引來科研資源,配置整合,互爲補充。根據2020年前三季度GDP數據,中國城市TOP10南方佔據9席,北方只剩北京,輿論熱議“南北方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伴隨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高等教育也在發生這種位移。目前的教育佈局,基本形成於上世紀50年代的院系調整,當時根據各大區建設做綜合佈局,在如東北、西北等每個地區的中心城市,搭建學科門類齊全的高等教育結構。

陝西是西北高教大省,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所985坐落於此,全國靠前。西安是西北地區的高教中心,截至2019年末全市共有高等教育學校75所。

隨着985高校的南下潮,廣東憑藉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緣優勢築巢引鳳,尤以深圳爲後起之秀。

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近日聯合印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對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明確到2035年,大灣區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

北上廣深同爲一線城市,但在高教資源上,深圳不在線。如今,清華、北大、人大、上海交大、山大、廈大湖大、南開、蘭大、西北農林10所985高校,均在深圳設置了研究院。

一城一校

高校與城市合作,建設研究院成爲主流方式。

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禮向中國新聞週刊指出,名校異地建研究院,主要原因是教育部不允許異地辦分校、辦本科,因此在異地辦研究院成爲了主要形式。研究院可以招收研究生,可以做應用科研、進行科技成果轉化。

辦綜合性多學科分校模式,教育部並不支持。2019年11月,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2647號建議的答覆》中再次強調,異地辦學存在着諸多難以克服的問題,原則上不鼓勵。

建設研究院則一舉多得。現代社會高等教育深受外部社會影響,如何極大地擴充資源,關係到每一所大學的生存與發展。研究院有了資源輸入,可以發表更多論文,產出更多科研成果。

同時,異地佈局的研究院呼應當地發展需求,學科偏向與地方產業結合密切的應用性學科。985高校作爲頭部名校,在科學研究方面具有其他機構所不具備的條件和能力,引進即引擎。

一城一校,互相成就。周光禮認爲,如今大學由封閉走向開放,與城市互動走向活躍,在此背景下,強調大學要與區域經濟發展相互耦合,探索高等教育資源與城市的高效配置。

高校研究院的擴張步伐,不僅讓人想起此前高校搶灘醫學院的熱潮。因爲高校科研分量很重,醫學領域又在科研中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有“高校得醫學院者得科研天下”一說。

無論是搶灘研究院還是醫學院,這是辦大學的內涵嗎?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文東茅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關鍵看真幹還是假幹。應該鼓勵高校與地方合作,但應該鼓勵的是真合作。

周光禮認爲,985高校異地辦學擴張主要是爲了擴展辦學資源,是基於資源的組織變革,這與高等教育普及化後高校辦學資源變化有關。

普及化時代,高校辦學資源將從依靠政府向社會和自身轉變,這是大學外延發展的一種形式。

參考資料

“雙一流”爭搶着佈局異地,這輪“跑馬圈地”誰贏了?2020年12月4日,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