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後付不應有套路

最近,一些網購平臺推出了“先用後付”功能。這種支付方式允許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時無需支付費用,而是在確認收貨後扣除費用。有意思的是,網絡上關於“先用後付”搜索量最高的詞條竟是“如何關閉先用後付”。一種主打便利性的支付方式,爲何遭人詬病?

便利性背後的風險不容忽視。一方面,如果“先用後付”捆綁了“免密支付”,缺少了確認環節,消費者可能在不經意間完成購買,增加了誤購風險。另一方面,一些消費者反映,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通了“先用後付”功能,甚至被設置成默認付款方式,一旦不慎開通,之後便難以取消,這侵犯了他們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無論是平臺“幫”消費者打開了“先用後付”的支付方式,還是“幫”消費者將其設爲默認付款方式,都沒有充分尊重消費者的意願,甚至有“套路”消費者之嫌。將取消按鈕深度隱藏,增加關閉難度,也是對消費者選擇權的侵害。這些“先用後付”中的亂象,不僅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也損害了平臺自身形象。

創新是推動電商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但伴隨創新也難免會有新情況、新問題。在推出新功能時,平臺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業務的拓展,還應該考慮消費者的感受以及社會責任。2024年7月1日起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明確了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等內容,例如第九條明確規定經營者應當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實、全面地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相關信息。這也對啓用“先用後付”等功能具有規範和指導意義。

平臺方應盡到明確的告知義務,對消費者可能面臨的問題作儘可能詳細的防範和說明。同時,“先用後付”不僅要能“一鍵開通”,也要能便利地“一鍵關閉”,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確保良好的使用體驗。同時,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電商平臺的監管,對於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爲依法進行處置,維護市場秩序。

“先用後付”帶來的爭議本身也反映出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在享受“先用後付”帶來的便利時,消費者應仔細閱讀相關使用協議,全面瞭解服務內容和流程,特別是關於逾期還款、費用計算、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條款。此外,也可以定期查看賬戶和交易記錄,及時發現並糾正可能存在的錯誤或不當交易行爲,確保賬戶安全,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