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剛周傳雄患胃疾爆瘦 他染「這個菌」很多國人都有
「情歌王子」周傳雄(小剛)當年唱紅〈黃昏〉一曲,更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記事本〉、〈北極雪〉,但這幾年周傳雄因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深受胃疾之苦,身高178公分的他,體重一度剩不到50公斤,最近更傳出他肝癌病逝的消息,所幸經紀公司已對外澄清是不實傳聞。
周傳雄前幾天纔在個人社羣網站微博更新動態,讓關心他的粉絲放心不少。但他的健康狀況卻曾令人擔憂,他曾在節目上說過,罹患胃疾後,一度瘦到「只剩下皮」,更懷疑「人生是不是就到這裡」。
但周傳雄後來轉換心境,擁有幸福家庭的他決定放下一切,除了身體好轉,心情也變得更開朗。這次傳出病逝的烏龍消息,經紀公司不僅強調周傳雄身體很好,助理也說他的胃疾幾近痊癒,定期複診,在家人悉心照料下體重回到近60公斤。
(周傳雄前幾天纔在個人社羣網站更新動態,並未如傳言所說肝癌病逝。圖片來源:擷取自周傳雄微博)
「一般純粹帶菌(幽門螺旋桿菌)、沒有併發症,不至於瘦這麼多,但如果造成潰瘍或其他病變,就有可能(體重快速下降)。」臺大醫院內科部教授李宜家說。
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胃幽門螺旋桿菌與上消化道系統疾病,包括消化性潰瘍、胃癌、胃淋巴瘤等等,有強烈的關聯性。雖然造成惡性腫瘤不只是單一原因,但實證顯示,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時間愈早、愈長,轉成胃癌的機率也越高。
而國人體內帶有幽門桿菌的比例還不低。臺灣早期的調查發現,臺灣民衆年齡在30歲左右者,幽門桿菌感染率可高達50%。
但李宜家說,幽門桿菌的感染情況也會因地而宜,目前在部分地區感染率已大幅下降。舉例來說,目前臺北市20歲以上參與成人健檢者,感染幽門桿菌的比率估計不到20%,中部如彰化縣大約35%,花東等偏鄉地區則可達50%,可能和大都會區的民衆接受機會性除菌治療、生活水平較高,因而減少幽門桿菌的傳播。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胃幽門螺旋桿菌與上消化道系統疾病,包括消化性潰瘍、胃癌、胃淋巴瘤等等,有強烈的關聯性。圖片來源:陳德信)
但爲何幽門桿菌讓人聞之色變?幽門桿菌是隻聰明的細菌,人體除了胃黏膜外,糞便、口水,甚至牙菌斑,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而且一旦它住進人體,就可以安然地「陪伴」宿主一生。
幽門桿菌會分泌出破壞胃黏膜保護功能的物質,使得胃容易發生各種病變。但李宜家表示,並不是每個帶有幽門桿菌的人都會出現症狀,推測和個人體質、生活習慣有關。
事實上感染幽門桿菌的人,雖然在內視鏡檢查下,100%會出現慢性胃炎,但是大多數人感染時,可能一點臨牀症狀也沒有,僅有少數慢性胃炎的患者會有不太具迫切性的症狀,如胃悶痛、胃酸多等。
但是這些慢性帶菌者,約有兩到三成日後可能發生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特別是年紀較大又並用阿斯匹靈或止痛藥者,潰瘍的發生率更高;而感染幽門桿菌的人中,又有1~3%的機率可能會得到胃癌。
因此,純粹帶有幽門桿菌不至於使人爆瘦,周傳雄就曾提及自己患有胃潰瘍,雖經除菌治療,胃功能卻已大不如前,加上長期的潛在壓力,都可能是造成他體重快速下降的原因。
(預防感染幽門桿菌,飲食上應採公筷母匙,不互相餵食。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李宜家表示,目前治療幽門桿菌最有效的方式還是抗生素除菌,採三合一或四合一療法,合併了質子幫浦抑制劑(降低胃酸濃度)、搭配兩種或三種抗生素進行治療,一個療程通常在兩週內。以臺灣衛生條件及生活狀況,再次感染率不高,患者經治療後一年再次檢驗的重複感染率不到百分之一。
但目前健保局並沒有全面補助篩檢及除菌治療,必須出現其他症狀或併發症纔會補助治療,或者民衆也可自費接受治療。也因此不少民衆會納悶究竟是否該自費除菌?此外,醫界還有一派認爲全面進行除菌治療,恐產生抗藥性。
不過,李宜家認爲,即使幽門桿菌帶菌者沒有出現症狀,但從內視鏡來看,百分之百都有發炎情況,只是發炎程度因人而異,且發炎久了一定會造成黏膜萎縮,難保爾後產生潰瘍或胃癌,「想要和平共處還是比較困難。」
此外,幽門桿菌的抗生素療程短、且不是罕用藥物,在國內部分抗生素也有管制之下,出現抗藥性並不多,醫界也持續嚴密監控幽門桿菌的抗藥性是否增加。
李宜家建議,若帶有此致病菌,根除治療可以預防日後嚴重併發症的發生,尤其是高風險族羣,包括胃癌發生率特高的社區、有胃癌家族史、或有消化道疾病、曾動過胃切除手術、及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者阿斯匹靈的患者;如果選擇不接受治療,或者治療後,則應儘量避免過鹹、醃製食物及抽菸、酗酒。
由於幽門桿菌傳染途徑主要是口經口或糞經口、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若要預防感染幽門桿菌,除了環境清潔之外,飲食上應該不喝生水、不生食,採公筷母匙,不互相餵食,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廁後務必清潔雙手等。
延伸閱讀:
幽門螺旋桿菌,要不要治療?
野餐、市集、健走、各式手做課程...11/18康健樂活節-邀您一起感受最純粹的快樂
五成人胃裡有「幽門桿菌」 是潰瘍、胃癌主因
燒烤配大蒜!阻斷致癌物、抑制膽固醇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