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獻文專欄-財報亮麗外資回頭 臺股後市佳

5月第一週的五個交易日,臺股盤中高低振盪差距、成交量、當衝金額等等頻紀錄,臺股更是「先下後上」,萬七大關失守又復得,不過,這些震盪走勢都無礙臺股開年來的多頭表現,統計至5月6日(即使遇到本週急速拉回),加權指數仍是全球主要股市中,漲幅亮眼市場,新年度迄今大漲15.35%,同期美股S&P500僅上漲11.86%,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幅甚至只有個位數,而與臺灣同爲科技出口國的南韓股市年來上漲10.62%,也明顯落後臺股。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對臺股的態度明顯改變,從4月起由賣轉買,成爲2021年來首個買超臺股的月份,上市整體三大法人4月份買超59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達574億元,而同期外資買超櫃買市場上櫃股票122.6億元。

爲何臺股能維持如此強勢的表現?主要可以從國際國內兩大面向來分析。國際市場方面,除了美股續創新高替多頭打氣,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強調「在通往最大就業與穩定物價的目標出現實質進展前,將維持每月QE 1,200億美元不變」,且在景氣方面,聯準會對於經濟評估,更是從「好轉」調整爲「增強」,無疑是對美國企業的復甦,表達非常正面的態度。

另外,拜登政府的2.35兆美元基礎建設計劃,更替市場再注入強大的流動性,拜登所公佈的「重建美好未來計劃」,特別聚焦在總規模約2.35兆美元的基建計劃,未來擬分八年投資完成,其中包含修建交通基礎建設、翻新住宅、提供清潔的飲用水、更新電網和高速寬頻(約3,110億美元)、振興製造業並確保供應鏈安全、對教育及學校進行現代化改造等,在龐大需求帶動之下,不僅有助於美國國內就業市場改善,也有利於全球原物料行情,進而推升原物料相關類股表現。

雖然市場憂心拜登政府欲透過稅改方式支應基建計劃,可能影響投資信心,不過,稅改除了有助於美國政府增加財政收入,更有效爲基建方案及相關福利支出提供支持,亦有助於提升美國競爭力,並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替未來實質可支配所得將更增添成長潛力

國內方面,各項數據更是頻頻報喜,不論外銷訂單出口或是企業獲利,都繳出亮麗的好成績。臺灣3月外銷訂單持續看俏,除連13紅,總金額更達536.6億美元,年增率躍增33.3%,創下史上3月最強出口紀錄,探究其原因,主要仍是短缺現象仍未見緩解的全球電子零組件高科技應用晶片驅動電子產業訂單持續居高速成長,預期來自生活型態數位化所衍伸出的高科技產品需求,將徹底改變出口產品結構,500億美元以上的外銷月總量有望成爲新常態

在景氣復甦、科技產業需求端居高不下、傳產原物料商品漲價等因素驅動之下,臺灣經濟成長動能表現也相當傲人,主計總處4月底公佈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概估,高達8.16%,較2月預測值6.2%大增1.96個百分點,更是創下2010年第4季以來,也就是近10年半新高,若未來三季表現也能維持,今年臺灣整體經濟成長率將高達5.1%。

企業獲利表現更是令人驚豔,不僅電子、傳產產業龍頭企業首季獲利數字亮眼,各大法人機構也紛紛上調今年的企業獲利成長。根據保德信內部估計,2021年臺股企業獲利具雙位數的成長動能,並於上半年達到高峰,而根據2020年下半年起的臺股多頭表現,企業獲利與指數走勢息息相關,在2021年企業獲利持續看俏,有望反映在臺股的上漲空間。

展望後市,有外資回補與企業財報亮麗雙動能加持,第二季仍有高點可期,除傳產族羣在漲價題材帶動下,成爲近期類股輪漲的盤面焦點,科技產業的半導體晶片全球短缺現象仍未緩解,使企業存貨量不斷下探,而供貨量居全球之冠的臺灣半導體產業,牽動着全球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命脈,不僅反映臺灣半導體在全球屹立不搖的產業地位,更爲臺股上攻動能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