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鼎創投邱德成:臺灣創投要走向2.0

民間前瞻投資大聯盟」的主力資金來源之一是創投業。在國內破紀錄成立12家創投公司益鼎創業投資董事長總經理邱德成,認爲創投基金臺灣現在應正名爲「產業發展基金」,更希望藉由此次參與「民間前瞻投資大聯盟」平臺機會,促成「臺版創投2.0」的發生,讓對臺灣產業有興趣國內外法人資金,重新認同創投基金的投資功能

邱德成指出,臺灣創業投資事業自1984年引進,他自己在1996年創業成立第一家創投公司,專注投資於國內光電產業、IC設計等,儘管創投業在臺灣早已從高峰摔落,從10年前200多家到現在的70多家,真正活動只有3、40家,他仍在去年第四季繼續成立第12家創投公司,「創投業在臺灣已到了轉折點!」創投基金應重新定位,同時兼具早期投資、上市櫃前的資金助陣股權投資等角色,也就是讓國際上的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PE)多重面貌都能在臺灣發生。

目前身兼中華民國股權投資協會理事長的邱德成,認爲創投2.0的「產業發展基金」一旦能在臺灣市場確定,代表創投工具結合股權投資的思維將有法令規範,國內外法人資金注入臺灣的產業投資時,也有正名的機會,不再受制於”PE”、”VC”、或創投基金等表象名稱框限,打開國內創投基金的募資來源,例如國際保險業投資臺灣產業發展基金,轉入投資臺灣銀髮社會需要的長照產業發展基金等,真正活絡在地產業的投資可能,這更是政府前瞻計劃所期待的金流

中華民國股權投資協會秘書長蘇拾忠亦指出,目前國內一個創投基金規模臺幣3億元左右,九成都在臺灣作投資案,金管會應把法規鬆綁放在創投業成爲PE基金,不要只是開放投信業設立PE基金。此外,臺灣的壽險業不能在臺灣投資PE基金,卻能到國外投資PE基金,一不小心資金就流入中國大陸的產業,這絕不是業者故意的。這些困擾若能經由創投基金升級版的「產業發展基金」正名,單是其中衍生的基金管理費,就可以激勵臺灣資產管理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