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中科院往事追憶/核武風雲在臺灣(十四)(朱偉嶽)

1995年,丁肇中(左)、吳大猷(右)。(中時報系檔案照片)

事實上做原子彈並不一定要懂核物理,像美國曼哈頓計劃負責人葛樂佛將軍,就是一位土木工程軍官,其對核物理的瞭解,一定還比不上劍橋大學理工研究院畢業的唐君鉑。在會中,蔣經國部長亦示意唐氏暫保持緘默,唐氏乃隱忍未再發言。吳大猷是中國最早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的老師,美國詹森總統的科學顧問賀尼克看到吳大猷也自稱弟子,故堪稱臺灣知識界領袖人物。

1949年國府在大陸撤守之時,知識份子幾乎全面倒向毛澤東,而至國府兵敗如山倒,對蔣介石而言,印象是太深刻了。吳氏既是知識界的領袖,蔣介石、蔣經國也得罪不起;吳氏既然反對,「新竹計劃」當然就揠旗息鼓再說。研製核武以自保的構思,不意在內部就激起不小的反對聲浪。唐君鉑立即與柏格曼商議,於呈報二蔣後,於民57年(1968)間,在中山院內增設化學研究所(注十四),從事化學戰的研究,亦可作爲後備的報復力量。而核武計劃,事實上已騎在馬上,而且在進行之中。

幸吳氏祗反對核武,未反對原子能研究。蔣介石乃依吳氏建議,將中山院內之核能研究所,劃歸行政院之原子能委員會,而由唐君鉑,另編擬設置一座研究用核反應器的計劃,也就是民59年(1970)的「桃園計劃」。「桃園計劃」事實是把原來系統性的「新竹計劃」拆散,分段執行,規模上也縮小一些。桃園計劃的主體是一個4萬仟瓦功率研究用重水反應器,改向加拿大核能公司採購,費用是美金400萬元。和加拿大核能公司簽訂購買合約的時候,唐君鉑堅持不祗買一座反應器,還包含反應器的設計、建造、安裝、運轉等整套技術知識(know-how)在內。

所以核研所選派了38位各門各類的科技專家,前往加拿大核能公司參與設計製造工作。而後與加拿大人員一同回到臺灣的核能研究所,建造並安裝這座反應器。桃計反應器於民61年(1972)1月臨界運轉,臺灣不祗邁出了核武正式的第一步,中山院核能研究所也正式具備了自力興建核反應器的能力。緊接着和法國合作的鈾燃料棒元件製造廠完工,其他核武試爆所需的高爆炸藥、高速照相、爆炸模擬等相關技術,也陸續成熟。

到民65年(1976),核研所的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內,完成了自乏燃料(注十五)中提取鈽金屬的程序與方法。於是一個名爲「新新計劃」的鈽提煉先導工廠,也在覈研所內興建完成而成功運轉。這是核武的關鍵性一步,最後就是核彈試爆了。不過走以色列的路子,也並不一定非要試爆。這時,蔣介石在世時興建的核能一廠及核能二廠,也到達快要安裝爐心燃料棒的時候。美國感覺到臺灣核武發展太過快速,而且潛力又相當雄厚。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徵得福特總統同意後,訓令國務院臺灣事務科科長李文,專程赴臺,聯同安克志大使向國府表達嚴重關切。

注十四:

化學戰研究,是柏格曼教授的本行,亦系以色列強項之一。柏氏曾推介不少以方專家前來中山院化學所協助推展研究項目。唐君鉑二公子唐嘉濱,即赴以色列魏玆曼研究院進修,並獲博士學位後返國入化學所工作,卓具貢獻。

注十五:

乏燃料(spent fuel或irradiated fuel)指反應器(或原子爐)中已燒過而汰換下來的燃料棒。但乏燃料不像煤炭燒過後成爲煤渣,還是富含如U-235,Pu-239,U-233之類放射性物質,可以回收使用。乏燃料雖自原子爐中取出,不再燃燒了,但乏燃料中仍殘存放射性的衰變性能,會繼績產生少許餘熱,故乏燃料一般要存放在水池中,有賴水池中的水來降溫,以策存儲安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