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啓銘/解讀臺灣薪資爲何長期不振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經建會主委尹啓銘在10月1日傍晚發佈了一篇專文,試着從民國81年至100年的經濟走勢來分析,臺灣薪資遲滯不前並非短期才發生的,而是長時間下來的趨勢。而貿易條件惡化、產業結構的改變與外移,使得臺灣人的薪資更加難以起步,經濟景氣不起來。以下轉錄尹啓銘全文,提供民衆參考。

▲經建會主委尹啓銘親上火線解讀臺灣經濟!(圖/記者黃鬱棋攝)

解讀臺灣薪資爲何長期不振

尹啓銘

101/10/1

近年來,常有人說,臺灣的薪資倒退到13年前的水準,好似那是突然間造成的結果。

其實,大約是5年前,認出我的計程車司機就常問我:爲什麼他每天起碼開車10個小時,扣除油錢、折舊等費用後,每個月的淨收入始終只有3萬多塊?爲何大家的薪資起不來?

臺灣的薪資成長遲滯不前是一長期趨勢

薪資一般分爲「經常性薪資」和「平均薪資」。「經常性薪資」指的是每月受僱員工工作報酬,「平均薪資」則是包括了經常性薪資、加班費及其他非經常性薪資(例如工作獎金、員工紅利、年終獎金等)。

另外,薪資又分爲「名目薪資」和「實質薪資」, 「名目薪資」指的是依照當期物價計算的受僱員工薪資。「實質薪資」則是名目薪資經過消費者物價指數平減後,實際獲得之收入;換言之,實質薪資是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之後的所得。那麼,長期以來臺灣的薪資狀況究竟是如何?

先拿民國81年至88年(1992~1999)的數字來看,該8年期間,名目經常性薪資的成長率平均是5.2%,實質成長率平均爲2.5%;至於平均薪資方面,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8年平均爲5.4%,實質成長率平均值則爲2.7%。

到了民國89年至96年(2000~2007),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平均值降爲1.2%,實質成長率平均值亦降爲0.3%;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平均值降爲1.1%,實質成長率平均值同時降爲0.2%。

▲臺灣經濟差,是從以前就開始的現象?(圖/記者黃鬱棋攝)

由以上的數字可以看出,臺灣的薪資水準遲滯不前,並不是一短期現象,而是一長期趨勢。

到了民國97年至100年(2008~2011),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平均值續降爲0.4%,實質成長率平均值亦續降爲負0.9%;,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平均值爲1.9%,實質成長率平均值則是降爲負0.4%。

如果用薪資增減金額來看,81年至88年,名目經常性薪資8年增加新臺幣11,029元,實質經常性薪資增加6,291元;名目平均薪資增加13,961元,實質平均薪資增加8,210元。到了89年至96年,8年期間名目經常性薪資之增加滑落到3,267元,實質經常性薪資增加則滑落至848元;名目平均薪資增加亦是減爲3,572元,實質平均薪資增加更是減爲592元。最近4年(97年至100年)名目經常性薪資之增加只有539元,實質經常性薪資則是縮減1,225元,名目平均薪資增加1,335元,實質平均薪資則縮減865元。以上數據,亦可看出,臺灣的薪資水準不振,實是長期趨勢。

薪資成長遲滯不前的主要原因

臺灣薪資成長遲帶不前成爲一長期趨勢,其原因可說是錯綜複雜,不只一樁。一般人的認知,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不好-當然,景氣不好,企業主怎麼可能調薪!就像計程車駕駛常說的:景氣不好,大家都下來開計程車;上、下班時段一過,滿街都是空計程車跑來跑去。

如就經濟成長率來看,民國81~88年經濟成長率平均爲6.1%,89~96年平圴爲4.4%,97~100年爲3.4%,其走勢和平均薪資、經常性薪資可說是一致的。

薪資成長和經濟成長還有一個相當顯著的相關性,那就是:臺灣經濟下挫時,薪資成長跟着下滑,等到景氣回覆時,薪資回升的速度卻相對緩慢。例如民國89年臺灣經濟成長率5.8%,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爲2.49%,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2.68%。到了90年(2001年)經濟成長率驟降爲負1.7%,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隨之降爲0.24%,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亦降爲1.58%;而在91年,雖然經濟成長率回到5.3%,但是名目平均薪資成長率進一步跌至負1.02%,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亦進一步跌至0.75%,直至民國96年,二者都未能回到89年的水準。

貿易條件惡化夾殺薪資成長空間

所謂貿易條件係指出口價格進口價格的相對關係,表示一單位出口貨品能換取進口貨品的單位數,當一單位出口貨品可換取的進口貨品增加,代表貿易條件改善;反之,代表貿易條件惡化。

臺灣是一個天然資源缺乏卻又是以出口貨品帶動經濟成長的經濟體,過去長期間,一方面遭遇進口包括原油在內的原物料價格上漲,另方面在全球化架構下,自1990年代以來新興成長中經濟體快速發展,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臺灣出口貨品價格受到抑制,在左右夾殺之下,薪資自然難以成長。

▲臺灣勞工薪資受到下修的壓力。(圖/記者黃鬱棋攝)

就出口物價指數年增率而言,81~88年出口物價指數年增率平均爲1.0%(若不計88年,則平均值達2.4%);到了89~96年,該平均值降爲0.2%;97~100年,該出口物價指數年增率平均值降爲負1.7%。

另看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81~88年該指數年增率平均僅1.3%;到了89~96年,平均值上升至4.7%;97~100年該平均值仍達3.5%的水準。另外單就國際原油價格來看,布蘭特原油在81~88年的平均價格僅每桶17.4美元,至89~96年平均價格升至每桶42.1美元,到了97~100年平均價格更高達每桶87.4美元。

從出口貨品年增率下挫及進口貨品價格年增率上升的走勢,我們可以知道臺灣的貿易條件惡化,而就在這長期的趨勢中,臺灣的勞動薪資遭到往下修正的壓力。

產業大量外移、產業結構改變,造成薪資提升乏力

產業外移、產業結構改變,對薪資成長的衝擊可說是最直接的。

政府於民國79年開放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至89年5月,累計覈准赴中國大陸投資金額153億美元;至97年5月,累計覈准金額達到690億美元,8年間增加了5.3倍。就在這8年間,臺灣廠商所接外銷訂單交由海外生產(以中國大陸爲主)的比重由12.2%上升至46.1%;尤其是資訊通信產品,海外生產比重從23.0%跳升至84.3%。

就在產業大量外移的過程中,公司關門家數直線上升。在81年至88年間,臺灣公司關門家數平均每年是21,989家,而在89~96年間,平均每年關門家數高達37,806家,增幅達73%。

相對於公司關門的是公司新設,81至88年間,平均每年新設公司家數是47,280家;至89~96年,平均每年新設公司減至39,027家,減幅達17%。

就在公司關門增加、工作機會流失,以及設公司減少、新增工作機會不足的一推一拉之下,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成長的動能自然是不見了。

▲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出國當勞工,離開臺灣。(圖/記者黃鬱棋攝)

在產業外移的過程中,臺灣的產業結構跟着發生重大改變,產業集中度提高、產業結構往中游和上游發展、產業往資本密集領域遷徙,種種產業結構失衡的現象使得勞動需求減少,影響基層勞動力薪資水準的成長。

政府政策亦可能造成薪資成長緩慢

依據某些學者的看法,政府若干造成企業僱用勞工成本增加的政策,也可能影響薪資成長。例如民國84年實施全民健保、94年實施勞退新制,皆會增加僱主負擔員工的成本,企業在因應策略上可能會預留非薪資空間,衝擊薪資難以大幅度成長。

另外,在教育政策上造成大學擴充過快、過量,社會上中、低階層人力短缺、高階人力過剩,產業人力供需結構失衡,也是影響薪資成長的重要因素。

推升薪資成長

振興經濟是推動薪資成長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這是一項中、長期要持續推動的工作,而其主要的策略方向包括:

一、 扶植新興產業發展,吸引僑外投資與臺商回臺投資,厚植整體產業發展能量。二、 調整產業結構,促使產業往多元化發展,並使上游與下游產業、科技與傳統產業、工業與服務業等均衡發展。三、 促使產業升級,強調研發創新、高附加價值生產、自有品牌等整合發展,提升經濟活動所創造的附加價值。四、 減少對進口能源與大宗原物料的依賴,包括推動節能減碳、新能源的發展與應用、農業結構的調整等,降低國際物價上漲對臺灣生產成本的衝擊。五、 縮短人力在學訓考用之間產生的落差,促使產業界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充足人力,勞動力則可以找到適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