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院的前世今生
一、裡院起源
青島,這座百年的城市,自明永樂年間便有山西雲山之南的移民來此定居,直到1891年經清政府指派登州總兵章高元駐青,自此開始了這座城市的初建。隨着1897年德國殖民者因鉅野教案爲由出兵佔領青島,並與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強取青島,青島進入了一段飛速發展階段。
起初西方人與當地華人是混居的,且當地的民居多爲膠東半島的傳統房屋。1899年因爆發斑疹傷寒瘟疫,德當局下令將實行華洋分治政策,只因當局將疫情的發生歸咎於當地華人的生活衛生習慣。自此原青島的上下青島村、會前村、大小鮑島村、孟家溝村、小泥窪村等多數原始村落被拆除,其土地將被重新規劃。以今德縣路,保定路爲界以南是歐人區,以北則爲華人區。與此同時在今臺東區域內建立了第一個勞工居所原“楊家村”所在地。
阿爾弗雷德.希姆森與他的祥福洋行開啓了華人區建築的一個新的篇章,這位來自德國漢堡的商人也與青島這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根據1899年的建設規劃原屬工業用地的山東街(今中山路北段、德縣路、保定路以北地段)更改爲商業與居住用地。
位於山東街與保定街路口西北側的h街區,於1902年被希姆森購得,1905年完成開發。此地段建築外立面幾經改建,局部建築仍保存至今。
根據《阿爾弗雷德希姆森回憶錄》一書的介紹:位於山東街(今中山路北段)以東、霍恩洛厄街(今德縣路)以北的XXVI、XXV、XVI等三個街區是祥福(地產公司)進入青島後,在大鮑島最先開發的區域其中最早建成的是XXVI街區,位於四方街(今四方路)與霍恩洛厄街之間,面向山東街的商業建築採用了希姆森描述的聯排佈局模式,精美的立面以清水磚做成輔以抹灰和小紋理面爲點綴,使用了大量的線腳、窗拱、壁柱、巴洛克山牆等元素甚至連煙筒都做了細緻的藝術處理,雕塑感強烈,光影效果非常生動。建築二層的窗戶安裝了百葉遮陽板,面向山東街的轉角設置了裝飾性塔樓和出挑的鐵藝陽臺,建築臨山東街和四方街共有七套希姆森描述的房屋,並可以沿着臨四方街和濰縣街(今濰縣路)的空地以相同的單元繼續擴建。整組建築充滿了濃郁的華南商埠風格。
稍後完成的XXVVI街區約1901年建成與XXV1街區相比四方街(今四方路)與海泊街(今海泊路)之間,以及海泊街與高密街(今高密路)之間的兩個街區立面裝飾略爲遜色。僅立裝飾較爲精緻,抹灰水平向的線腳、清水磚壁柱與窗框構成了立面的基本結構,面向街角的一層商鋪入口兩側設科林斯式壁柱,入口上還設小三角山牆。與山東街(中山路北段)的立面相比其他幾個立面處理相對簡單。一層用半圓拱券作爲商業門店,二層則僅對窗臺和窗楣做簡單裝飾。
1913年,希姆森將XI街區轉售予人,其他兩個地塊在日本佔領青島期間被沒收,後來被分割售予中國業主。XXVI街區在20世紀20年代末被拆除,原址用於建造明華銀行大樓,後改爲新亞旅社,2002年被拆除。其他兩個地塊也陸續進行過改造,目前僅XXV街區還保留了一點希姆森建築的痕跡。
約1901完成的XVI坊建築較爲典型的早期裡院。希姆森在回憶錄中寫道,爲大鮑島中國城的華人房屋,他設想了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沿着完整的方形地塊四周,是臨街店鋪和樓上的住間,街坊中間留下一個大的內院供交通之用,也可以成爲兒童遊戲的場所。每套房屋在內院一側還用一層高的牆圍出一個私人的小院,院內是一層高的廚房和廁所。希姆森的設定形成了幾個街坊相同的生活模式—樓下經商,樓上居住。建築合圍的空地,是希姆森表述的供兒童玩耍的中央庭院。這便是青島裡院的初期形成。
與此同時的1904年山東章丘商人孟洛川在位於現膠州路,海泊路購買了大片的土地,建起了兩處中國傳統的院落,翌年三江會館與廣東會館也相繼成立。孟氏家族的建築風格完全按照中國的傳統禮教有明確的等級劃分“北屋爲尊,兩廂次之,倒座爲賓,雜屋爲附。”依照這兩處裡院的風格形成了往後青島的裡院特徵,“前鋪後居,下鋪上居”成爲了青島裡院特別是大鮑島地區的標準。由於齊燕會館,三江會館和廣東會館在大鮑島地區的建成,伴隨着也建立了一些院落。如三江會館的東側建設了“三江裡”,供會員居住,這也是青島最早的裡院之一。
二、裡院的發展
隨着青島華人區的不斷建設,特別是1905年黃島路,平度路這兩條街區的出現,作爲華人區最爲中心大鮑島地區也達到了一個繁榮高峰。作爲廣東會館的會長古成章,開發了博山路、海泊路等地段,並在濰縣路開設“大成棧”,特別是在博山路靠近海泊路地段所建的一處房屋,只佔據了該區街坊土地的一小部分,其他部分均爲閒置狀態,一直到1912年古成章將這部分土地及房屋整體轉讓給三江會館會長浙江商人周寶山,這塊地段也就是日後被稱爲“廣興裡”的地方。與此同時周寶山與萊陽商人宮世雲完成了對黃島路街區的開發,使得整個大鮑島地區完全進入裡院的時代。位於寧陽路的地段因臨近火車站,在辛亥革命時前清的遺老遺少們紛紛來此建設院落定居於此做起了“寓公”此後民間戲稱爲“贓官巷”。
日僑聚集區的聊城路,滿街都是日本商店和日本廣告。
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英國對德宣戰,爲拔除德國在遠東的軍事要塞,11月日英聯軍攻陷青島,自此青島進入日佔時期。在這一時期日本殖民者並沒有對德租時期的青島區與大鮑島地區有多大的改造。作爲孟家溝的老居民,可以說是青島的原住民之一,德佔期間位於上海路以東的教會山,流淌着青島開埠之初的教育與信仰的泉源。一直到大窯溝的區域,聊城路率先成爲了日本一條街,日文爲“新町”。
上世紀四十年代,臨清路、聊城路一帶舊影(卡爾·邁當斯攝影)網友“澗中細流”提供。
與此同時又發展小鮑島區域,並在貯水山上建立一座日本神社,又稱日本大廟,此後貯水山就有了“大廟山”的稱呼。在毗鄰大窯溝的地區與港口相鄰的德時“皇帝街”開發成“葉櫻町”也就是今天的館陶路,並將周邊的陵縣路、市場一路、二路、三路、寧波路、上海路、武定路、包頭路等地段一併開發,使得館陶路片區與聊城路片區和小鮑島區域連成一片。成爲當時在青日僑最多最集中的的地方,此外這一區域毗鄰工廠區域,也有不少工廠職工居住與生活,所以在這一片區域內建起了多數的裡院建築,這些裡院建築與大鮑島地區的裡院建築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外觀上的不同小鮑島區域的裡院外觀多比較樸素,沒有華麗的山牆裝飾,由於與日人混居,有些裡院的外立面有明顯的日式風格。此外由於用途不同在這一區域內的裡院多以居住性院落較多,而大鮑島區域則以商業經濟體爲主。繼而看出日佔時期的裡院建築的實際用途,特別是吉林路、遼寧路、長山路、益都路、泰山路等。
而上海路、寧波路、陵縣路和海關後等大片的的裡院建築羣也在這一時期建成,冠縣路的裡院繼承了大鮑島的風格以商業爲主,這裡曾有被稱爲“青島半城”的劉子山所創立的別克汽車專賣店——“永利汽車行”;作爲風月場所的平康二里與平康三裡也位於這條街上。
俯瞰海關后里院建築(王挺攝於2007年)
而位於朝陽路、金鄉路、平陰路、邱縣路、小港路、寶山路等街道均爲居住式裡院結構。此處裡院的結構均爲兩層建築,中央有公共活動區域,一處公用的自來水龍頭,一個院子有一到兩處的公用衛生間。這也建構出海關後居民的生活,一直到近十幾年內的老城區改造。這一地域的裡院建築永久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
青島的郵政從廣西路遷至堂邑路,金融從太平路遷至館陶路。等一系列的遷移使得青島總體格局發生了轉換,原德佔時期的倉儲區(大鮑島西側,現中山路以西,火車站以東的大片區域),一改原本的功能,紛紛建設起裡院,形成了濟南路、河南路、天津路、河北路、保定路、大沽路等院落羣。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的劈柴院
原位於江寧路的劈柴院本爲給大窯溝磚瓦廠提供柴火的集散地,在這一時期形成了市民娛樂的一條街。各種民間藝人,民間小吃紛紛在此亮相。1918年劉子山所建立的東萊銀行在河南路落成,同時多家銀號、商行、旅店、餐館也落戶於此。形成了青島新的格局並一直延續到1922年青島迴歸祖國後的膠澳商埠局時期。
三、裡院的鼎盛
隨着1928年北伐戰爭之後青島被南京國民政府接管,將膠澳商埠局改爲青島特別市,由南京政府直接管轄。自市長沈鴻烈主政青島後,青島迎來了新的繁榮,外來的移民也到到一個高潮。爲滿足衆多人口的居住問題,對於老的德佔時期留下的裡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並建起了幾處大規模的高層裡院建築羣。
如原希姆森院落XXVI街區,拆除後重建了四層高的龐大的裡院羣,此裡院羣共有五個院落合聚而成,在位於四方路與濰縣路的拐角處開設“華壹氏大藥房”,與西側的明華銀行大樓緊鄰,明華銀行大樓曾是原希姆森院落XXVI街區的雕花山牆處所在,1935年銀行倒閉後改爲新亞旅社。南側區域因地勢原因建起了三層高的裡院,著名的清真餐館“餡餅粥”便位於此處。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的黃島路平康五里舊影
位於黃島路與芝罘路拐角的平康五里也建起了四層的龐大里院體系,這裡曾是青島著名的風月場所“天香樓”的所在地。位於中山路200號的宏仁堂也建起了四層高的龐大里院體系,此裡院共有三個院落組成,體量相當大。位於四方路與易州路交匯的平康東里也曾是有名的風月場所,現在此院落有著名的“苟不理”包子店。建於1934年膠州路與芝罘路的“廣合興”大樓於1992年拆除建起了現在的東方貿易大廈。
北京路與河北路交叉口的“五起樓”(胡漫雷攝影)
位於北京路與河北路口則建起了五層高的“洪泰商場”老青島親切的稱之爲“五起樓”,此樓也是青島最高的民用建築。而位於黃島路,安徽路交岔口的一處大型的裡院建築則是著名黃縣商人劉鳴卿出資修建,此處裡院與其他的裡院不同是,房間相當的寬敞明亮,院子裡也非常的整潔乾淨,總體的架構堅固異常。屬於比較在那一片區內較高規格居住型建築。
2001年·莘縣路市場樓(毛衛東攝影)
除大鮑島區域的大規模興建與改造之外,對於西鎮地區也相繼的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原先的菠菜地、髒土溝、馬虎窩、西大森等人煙罕至的地區形成了西鎮著名的十大院落,位於東平路、滋陽路、觀城路等地也建設起了居住型的裡院羣,雲南路則成爲僅次於中山路、遼寧路、冠縣路的又一大商業街區。位於莘縣路的商業市場於1936年建成,日後成爲“太陽商城”。與此同時在四方和滄口區域也出現了少量的裡院式建築。
此時的青島裡院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據1933年的統計資料,青島有各類裡院建築506處,房間16701間,建國時青島留存的裡院仍有400多處。
四、裡院的衰落
西鎮裡院(網友“一盞攝燈”攝於2007年)
改造前的江寧路里院(王挺攝於2005年)
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學蘇”的浪潮席捲全國,大家都爭作“英雄的母親”,那時候一家擁有子女的數量龐大,本來一個裡院可容納50人,此時卻涌入了200人甚至更多,這使建築不堪重負,再加上年久失修沒有統一的管理與規劃,裡院中私搭亂建情況極爲嚴重,原本寬敞的院落顯得擁擠不堪,由於冬季取暖大量的使用蜂窩煤或散煤,每家每戶都在自家的門口壘砌煤池子,是的原本寬敞的走廊變得狹窄,同時也造成十分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在上世紀9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發生在裡院中的火災事故屢見不鮮。由於人口的極速膨脹,原本分配每戶的十幾平方的的面積完全不夠使用,爲增加其建築的使用空間,家家戶戶都搭起了“吊鋪”這也成爲了當年裡院建築的一個“特色”和符號。就連原本供人通行的“大門洞”也搭起了一些夾層爲一些外地來青的獨居老人提供住所。
小鮑島裡院建築(管風剛攝於2002年)
隨着改革開放的推進,市中心由中山路,大鮑島區域轉移至東部,人們的生活也逐步的富裕起來,作爲即殘破又擁擠的裡院自然被稱之“老、破、小”,有些裡院便開始消失在舊城改造的時代當中,自2000年左右電子信息城在遼寧路建立,直到今日發展成青島科技街,小鮑島地區所有的裡院建築幾乎消失殆盡,僅剩長山路位數不多的幾個院落。
陽谷路、李村路里院(李黎明攝於2005年)
本世紀初隨着東西快速路的建設,青島著名的“菠螺油子”徹底的消失了。2002年位於濰縣路於四方路交界的原希姆森院落XXVI街區拆除改造,建設新樓。2008年因東西快速路三期工程原新町一帶,陽谷路、滄口路、市場三路南側,聊城路南側等裡院也徹底消失了,同時消失的還有“老青島們”所熟悉的青島劇院、東風電影院等文化娛樂場所。
西鎮裡院建築(網友“一盞攝燈”攝於2007年)
2010年因舊城改造小港,海關後的所有裡院羣徹底的消失。此後西鎮,雲南路等處的裡院羣也大部分消失僅剩東平路幾處院落和雲南路南段的幾處院落,位於莘縣路的“太陽商城”也遭到拆除。同時消失的還有位於龍口路的“東方菜市”。
裡院的消失正等同於青島的消失,偉大的革命家康有爲曾這樣評價青島:“青山綠樹、碧海藍天、不寒不署、可舟可車、中國第一”,“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這真是青島的名片啊,倘若在此時,紅瓦綠樹沒了?青島還有什麼意義可在?一個城市的發展,在乎的是它的肌理和內涵。放眼望去老城區的一片破敗之像怎不使人心痛,難道說裡院的時代就此終結麼?
五、裡院的復興
隨着新時代的到來,依據市政府關於老城區的改造計劃與指導。“裡院”文化又被人們重新提起,將過去老百姓所居住的民居建築打造成時尚、文化的前沿陣地,寧陽路走在了前列。銀魚巷這個被大家所遺忘許久的名字又從新的回到了大衆的眼中,當如今再次踏上這片街區,撲入而來的是一股新鮮,時尚的春風。此處便以咖啡和文藝爲新的名片,當年的人們口中的“贓官巷”成爲了如今年輕人們與時尚相碰撞的打卡聖地。
改造後的廣興裡
於此同時位於原大鮑島的“廣興裡”也完成了新一輪的改造,新的商業業態開始在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成長,從此開啓了裡院的新的生命。從市北區的海泊路,高密路開始裡院建築被賦予了新時代的記號。爲了方便舊城改造計劃原本位於老大鮑島區域的幾家著名的幾家餐飲店搬離了此處。天德堂、玉生池、環球、謙祥益等也消失在大家的生活中。
如今“苟不理”包子已在原址重新開業,“餡餅粥”歷經改革依然維持經營。與此後高密路、 黃島路、易州路、濰縣路、四方路、博山路、芝罘路、平度路和濟寧路,陸續的進行了改造。衆多的老商鋪,小酒館陸續的搬到中山路以西的地段,繼續的講述着青島的民間故事,野餛飩,扎啤,炭爐燒烤依舊興旺着。或許這也是青島的生活吧,一個青島人這一輩子是離不開這些的。如何的將這些老建築與青島市民的現實生活更好的結合起來,或許這也是裡院的一種歸宿吧。
濟寧路24號“三江裡”(源自青島新聞網)
2022年位於濟寧路的“三江裡”完成了改造併成功的舉辦了一些列的新潮的娛樂活動;夏季的3D大屏投視也使中山路人流涌動。以及寧陽路、海泊路等上街裡活動的展開,新青島,新裡院的傳承正在繼續着。老青島們在這裡遇到了過去,新青島們在這裡遇到未來。這也或許是青島這座城市該有的狀態吧,裡院不僅僅的需要以往的懷舊,還需要以後的發展,那如何發展?以後又能發展成何等的樣貌?那還需要以後的年輕人們去繼續的書寫。
裡院,青島從創始至今的建築模式歷經了百年的風風雨雨在以後的歲月中能夠如何的保存下來?還需要以後的年輕人們去書寫,一條的老街的傳承,需要時代的滋養也需要歷史的浸潤。有故事,有現在,有未來,青島的老城區纔有以後的興旺。
本文作者:王清波,青島市民,錢幣及金融票據收藏愛好者,山東省收藏家協會會員。青島文史愛好者,青島裡院文化愛好者,市南區裡院文化研究考察隊隊員。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衆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部分圖片源自《阿爾弗雷德希姆森回憶錄》、攝影家王挺、毛衛東、管風剛、李黎明、胡漫雷、網友“澗中細流”、“一盞攝燈”等提供,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