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快評:廣匯汽車退市給投資者的警示

尹中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7月18日,上市公司“廣匯汽車”因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而遭到股票退市,退市前一個交易日股價定格在0.78元。與其他的退市的股票有諸多的不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廣匯汽車的帳面上還有80多億資金;沒有像其他的上市公司因爲各種原因而帶上ST的帽子之後,股價出現快速跳水,廣匯汽車股票一直沒有被ST;公司的經營狀況也沒有出現連年虧損,今年第一季度還是盈利7000多萬元,其年銷售收入超過千億,屬於行業龍頭;退市前市值還有60多億元,可能是退市股票裡市值最大的。

廣匯汽車股票的退市給投資者哪些警示?筆者認爲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行業龍頭也會退市。前幾年市場曾炒作過“茅”概念,廣匯汽車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有數千家4S店,職工有數萬人,是汽車銷售行業絕對的龍頭。2020年前後市場炒作的“茅”概念股票時,有一個邏輯被投資者廣泛接受,認爲行業龍頭擁有行業的定價權,因此可以獲得比其他公司更高的淨資產收益率,估值可以更高。還有人將40多隻行業龍頭公司股票加權平均組成專門的“茅指數”,該指數在2020年上漲了100%以上。其中包括著名的光伏龍頭“隆基綠能”、鋰礦龍頭“天齊鋰業”、免稅龍頭股“中國中免”、食用油龍頭股“金龍魚”等,這些股票在最近3年跌幅均超過60%。市場給投資者上了一堂深刻的風險教育課。

其二,市場唯一不變的規律就是“變化”。隨着股神巴菲特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有些投資者開始嘗試“價值投資”,但其中一部分人不是在看清楚行業趨勢的背景下做“價值投資”,而是以“價值投資”的名義盲目持股。隨着產業結構的轉型變化,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沒有踏準產業結構變化的節奏就有可能很快被市場的大潮所淹沒。在產業結構的變化過程中,一些龍頭企業不僅沒有特別的優勢,甚至存在“船大難掉頭”的劣勢。

廣匯汽車作爲一個行業龍頭走到退市困境,客觀原因是汽車行業正在從燃油車向電動車過渡,屬於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的“創造性破壞”,不僅傳統的燃油車面臨較大壓力,以傳統燃油車爲服務對象的汽車銷售服務公司也必然面臨挑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比已經達到35%以上,意味着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在快速被替代。廣匯汽車也看到了汽車市場的趨勢,開始增加新能源汽車專賣店的數量,但市場結構的變化太快,對其而言根本來不及跟上市場的節奏。

價格戰是汽車產業結構變化的必然結果,廣匯汽車有150多億的存貨,價格下調10個點就要虧損15億。

其三,擴張太快是最主要的問題。廣彙集團旗下廣匯汽車在2015年借殼“美羅藥業”上市。上市後,廣匯汽車就開啓了大規模的募資,共計募集資金370億元。獲得鉅額募資後,開始大量收購:2016年,花費100多億港元收購了寶信汽車(01293.HK)75%股份;同年,還收購了鵬峰集團、尊榮集團;2018年,巨資收購愛卡部分股權、衆國寶泓100%股權、龐大汽車旗下5家公司等等。

在汽車市場急劇變革的背景下在傳統燃油車市場開展大量併購並非明智之舉。假如該公司沒有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或許不可能實現如此快速的擴張。或者假設投資者能夠更理性一些,該公司也不可能募集到如此多的資金,結局可能也會更好一些。

如果投資者不能從廣匯汽車的退市中總結教訓,也許還有更多的廣匯汽車股票出現,要付出更多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