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落地,多家險企發聲維持目前水平不變
2024年監管首次提出建立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近日,這套“隨市而動”的機制最終落地。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下發《關於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詳解了這套動態機制的操作方式,即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召開專業會議後,每季度發佈預定利率研究值,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盯住這個研究值,當預定利率最高值連續2個季度比研究值偏離25個基點及以上時,則需及時調整,並在2個月內平穩做好產品切換工作。
《通知》下發的同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佈了2.34%的首期研究值。這意味着,目前行業2.5%的普通型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並未“超限”。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等多家險企隨即發佈公告稱,目前2.5%的普通險預定利率最高值、2.0%的分紅險預定利率最高值及1.5%的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維持不變。
預定利率如何動態調整
在2024年8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關於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中,除了人身險預定利率再次下調外,首次出現的“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引發市場格外關注。
“相對於某一次的預定利率下調,我們非常關注這個長效市場化動態機制怎麼落地,畢竟這改變了多年來預定利率上限的確定方式,決定了未來我們的工作怎麼做。”一名壽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如何動態調整?此次《通知》明確了做法和要求。
具體來說,當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連續2個季度比預定利率研究值高25個基點及以上時,要及時下調新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並在2個月內平穩做好新老產品切換工作。
反之,當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連續2個季度比預定利率研究值低25個基點及以上時,可以適當上調新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調整後的預定利率最高值原則上不得超過預定利率研究值。
其中,預定利率最高值取0.25%的整倍數。
這裡出現了一個“預定利率研究值”的新概念,而它在動態調整機制下顯然是人身險預定利率最高值的“錨”。《通知》顯示,這個研究值將有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
根據《通知》內容,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定期組織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召開會議,結合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等市場利率變化和行業資產負債管理情況,研究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有關事項,每季度發佈預定利率研究值。
同時,《通知》要求,在調整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的同時,要按照一定的差值,合理調整分紅型人身保險和萬能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最高值。
由於分紅險和萬能險是浮動型產品,在預定利率或保證利率之上還有浮動收益,因此它們的預定利率上限一直與普通險存在一定差值。從目前的人身險產品定價情況來看,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爲2.5%,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爲2.0%,而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則爲1.5%。
首期研究值2.34%,大型險企維持預定利率上限不變
在《通知》下發的同時,首期預定利率研究值也隨之發佈。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顯示,1月10日,該協會組織召開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例會,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資本市場情況和市場利率趨勢等進行了分析研究。業內專家還就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發表了意見,並公佈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爲2.34%。不過,公告中並未說明研究值具體如何計算而來。
在研究值公佈之後,業內最爲關心的還是人身險的預定利率是否會調降。此前已有市場傳言稱,人身險預定利率或將於一季度進一步調降。
從《通知》的長效調整機制來看,目前普通型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爲2.5%,較研究值2.34%僅高出16個基點,未觸發調整要求。而隨後,幾家大型險企的發聲也確定了暫不下調預定利率上限的基調。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及工銀安盛人壽等險企均在1月10日發佈《關於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的公告》,表示將維持目前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2.5%、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2.0%、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1.5%不變。
“幾家大型險企同時表示預定利率維持不變,對市場的錨定作用較強,很多中小公司在負債成本還可以控制的情況下也會保持不調,我們應該是不會調的,畢竟預定利率低於同業同類產品意味着產品在市場上失去吸引力。”上述壽險公司高管稱。
而根據《通知》的調整機制,如果接下來兩個季度的預定利率研究值均繼續下降並最終觸發調整要求,再加上2個月的產品切換時間,則險企最早在第三季度8月前後纔可能進行大面積的預定利率調整。
除了盯住預定利率研究值,《通知》還要求險企當市場利率、公司經營等情況在短期內出現重大變化時,要及時啓動相應決策機制,研究調整各類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
動態調整是必然趨勢,但對險企提出更高要求
顯然,預定利率動態調整的背後,是利率週期的下行及險企面對的利差損風險。這種機制能夠使得預定利率調整機制對於市場利率波動更爲敏感,也更爲靈活,改善預定利率調整的相對滯後性。
“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是產品定價發展的必然趨勢。”東海證券表示,新規下的負債成本調控將更爲靈活,利率下行週期下可通過調降預定利率緩釋利差損風險,而在利率上行期也可及時調整以提升產品吸引力,整體來看,有利於推動資產負債聯動的有效性持續提升。
交銀國際也認爲,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有利於壽險公司動態控制利差損風險。不過,交銀國際預計,在掛鉤機制建立之後,傳統險預定利率仍將保持高於5年期存款利率70個基點左右的相對優勢。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動態調整機制對於險企的運營管理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知》要求,各公司要加強久期和利率風險管理,暢通資產端投資收益率向負債端定價的傳導機制,提前做好新產品開發備案、渠道合作、人員培訓等應對準備。在調整預定利率過程中,各公司要加強與合作渠道的溝通,做好消費者解釋和服務工作,實現業務平穩過渡。要做好政策宣傳解讀,正確引導輿論,防範聲譽風險。
同時,各公司要加強產品精算假設的回溯分析。持續監測存量分紅險、萬能險賬戶資產負債匹配情況,對於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較高的存量業務,要依法合規主動採取應對措施,有效管理資產負債錯配風險,提升可持續經營水平。
“在動態調整機制下,意味着產品切換的頻率可能比之前更高,這對於我們的產品準備以及各種切換工作都帶來了挑戰,必須要建立相應的長效應對機制。目前,我們已經提前備案預定利率2.0%的普通型產品和1.5%的分紅險,以提前應對之後可能出現的產品切換。不過,有了動態機制,今後預定利率的變動會更透明,市場上的‘炒停售’亂象也會相對減少。”上述壽險公司高管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