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培麗/我從來沒有名片

文/蕭培麗、圖/李蕭錕

他從來沒有名片,卻擁有一千多支毛筆,近兩百隻的鋼筆,不是爲了收藏,只爲了喜歡書寫…………..,書法家李蕭錕教授用書法研磨人生,以畫寓禪學

藝術家們大多以創作賦予自己的思想,不論任何形式,繪畫、書法或是雕塑陶藝……,同時也都傳達他們對生命的態度。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大衆的眼睛,更希望進入觀賞者的內心。很多時候藝術家的畫作幾乎可以取代文字,用色彩線條觸動人們深層的思想。

▲點一盞心燈.李蕭錕。

在書法界有位藝術家李蕭錕教授,他則以突破傳統水墨畫法與佈局,寓禪於書畫中,他喜歡透過一位可愛的小沙彌世人對話,在他的水墨畫裡,小沙彌或坐或站或臥或行或掃地…..,畫面中時有留白,伴以簡單線條的圖畫、文字或偈語,讓人感覺彷彿梵音在畫中繚繞,禪在我們心中反覆迴盪….,有時候又幽默饒富人生醒趣,不斷敲打我們的心,然後穿過我們全身的細胞,活化我們的生命內涵

李蕭錕教授說,禪宗不立文字,是以悟解,以心傳心,他把禪的思想借以書畫傳遞出人生無常,不需執着,不在乎名利爭奪種種思想,希望人們及早開悟。他奉行的是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志願寓佛於畫,在藝術中帶入佛學思想,帶領人們對人生的體悟

▲掃我心地落葉.李蕭錕。

他 的日常生活和他的畫一樣,完全融入禪的實現生活中,總是一襲中國式布衫,天天打坐修身,即使已爲知名的書畫家仍會虛心臨摹蘇東坡寒食帖,重新感受每一個的第一次智慧,他說因爲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觀自在菩薩名號書寫.李蕭錕。

▲李蕭錕。

就因爲珍惜每一次的智慧,他不循中國傳統書法的書寫格式,有時候會寫不同的文字,有時候會用彩色重複寫一句話,他說這種表現的理念就是來自重複誦着阿彌陀佛的體悟,寓意即使是我們每個人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重複一件同樣的工作,但也要以每一天、每一次都是新的開始去面對,讓人生中的每一次每一秒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其實這種突破傳統的格式和形式,李蕭錕教授說也是爲了符合大衆感官的刺激,隨勢引觀賞者進入感官世界以傳遞他的禪學思想,於是他巧妙的運用了佛學「方便善巧」的思想。他的每一畫每一思都是自佛學中的悟與學,綜合成他的人與畫。

▲曾經夢裡山川走過.李蕭錕。

他的禪畫中之所以能表現出生命的深度是因爲心中有禪的有機整合,他透過修行、透過實踐傳達出內涵,於是他的心可以遲騁三千世界,畫出小沙彌的種種人生智語、畫出時尚美女水墨畫、篆刻甚至不是文字而是刻出百美圖、尚無人嘗試的陶刻、寫不同書體的書法、色彩的書法等等………。讓我們在各種書、畫、篆刻的形式裡,會心一笑,觀照自我,悟觀生命。

▲選佛場.李蕭錕。

師:這裡有一張填空題,你要不要試試?

僧:我好生警張

師: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

當一個藝術家不以一種形式表現他的創作而是以「新」作爲追求目標時,我們會看到他的不同面貌,不固定的形式,不重複的形式。在他與時尚同步與時代同步的多變路線下,他不走純藝術家是因爲即使成爲畢卡索張大千,也只是帶給世人視覺的享受,沒有生命啓迪,而他就是要以多樣貌甚至世俗、時尚,透過書畫傳達佛學思想。他說人有感情,字有表情,藉助符號共構。書寫對他來說是一種奇妙的探索,探索下一個字奇妙,書寫更是一種發現的驚喜,驚喜自己竟被書寫發現。

陶印.李蕭錕。

從來沒有名片的李蕭錕教授,用書畫創作代表了他;似乎也像是告訴我們所追尋的人生美好或許應該就是人生本身而不是名利!

--蕭培麗,《ETtoday東森新聞雲》撰述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