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拾豆屋 在地青年聚集所

仁壽(中)、遊焰熾(右)及謝志偉(左)將鳳林老屋打造成地方熱點之一的「拾豆屋」,展售在地小農友善耕作農產品手作工藝品,並作爲在地青年聚集所。(羅亦晽/專題報導攝)

鳳林鎮成爲全臺首座「國際慢城」認證小鎮後,遊子漸漸迴流,5位「斜槓中年」利用曾是鶯鶯燕燕聚集的「喜樂亭」酒家,打造成地方熱點之一的「拾豆屋」,除展售在地小農友善耕作農產品及手作工藝品,並作爲在地青年聚集所,盼能借助人潮老街重新活化輪廓

鄭仁壽4年前辭去竹科工程師工作,回鳳林老家陪伴獨居老父親,認識將拾豆屋做爲創作雷雕水泥工藝工作室的遊焰熾後,在「拾豆屋」販售自產自銷的有機豆製品

由於2人皆是從外地返鄉,也都想爲鳳林做些什麼,結合另3名有相同意念的返鄉友人,將「拾豆屋」作爲一個能開讀書會的地方。

雖然背景不同、關注重點不一,隨着在鳳林生活,5人發現有經濟收入才能長遠持續發展,「一個地區存在一個熱點是必須」,除了老屋,食物亦能成爲熱點,5人整理老屋,去年2月「拾豆屋」開張後,因老屋韻味獨特,瞬間成爲地方新熱點,除了維持工作室性質,同時也展售在地青年工藝品、農特產品等。

遊焰熾也在屋內設立讀書空間陳設5人收藏書籍居民遊客翻閱,屋內另有個尚未整修的空間,未來將作爲教學空間,開設手工課程讓遊客把手作物品及回憶帶回家

鄭仁壽坦言,曾透過鳳林鎮所提出地方創生計劃,最終失敗收場研究地方創生期間,發現鳳林老屋及特色食物能成爲吸引人潮的熱點,希望遊客到訪不是走馬看花,而是深度認識鳳林。

鄭仁壽說,鳳林隨處可見許多老屋,雖有部分已申請文資身份認證後得以保存,但仍有些房子岌岌可危,未來若財力足夠,陸續整理把街坊鄰居記憶拼湊起來,作爲打工換宿場域,利用人的流動活化街區,同時串聯附近傳統植物染布、釀造醬油等工作室,讓遊客透過手作認識地方,成品也可作爲「歐咪壓給」,帶回家後向更多人訴說專屬於鳳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