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大學生貸款:屢遭投訴的公司爲何能野蠻生長

日前,“西安一模特公司發生羣毆”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隨後不少自稱曾簽約該公司的女生網上反映被騙,稱在陝西�u�h模特經紀公司簽了兼職模特合同,被誘導使用網貸等方式繳納數千元的推廣費,但之後每月只賺100元或接不到活動。

根據通報事件起因張女士一行4人到模特公司要求退款,與公司工作人員發生紛爭遭遇毆打。網上視頻顯示,衝突現場有工作人員喊着“把門關上,往死裡打”,光天化日之下對維權集體施暴,如此氣焰囂張的行徑,讓該公司成爲輿論焦點

目前,公安機關已經立案調查。而網上密集出現的維權信息說明,這次衝突並非偶然,涉事公司通過合同陷阱騙取錢財,早已成爲慣用套路,被騙的兼職模特多達上百人

該模特公司的騙術並不複雜。首先,公司會在網上物色人選,然後和麪試的兼職模特簽訂合同,承諾給她們安排拍攝任務,但同時要求她們向公司繳納一定的推廣費。等簽約拿到推廣費後,公司確實會派單,但兼職模特能賺到的錢,遠遠覆蓋不了繳納的推廣費。

除了拿錢不辦事,模特公司在簽訂合同時,會刻意隱瞞公司的實際業務情況,對兼職模特百般討好,許諾以各種可觀的回報,誘導她們簽約。那些交不起推廣費的,工作人員還會誘導他們通過網貸渠道,來籌集推廣費。

從一些當事人的講述看,類似騙局已成爲一種行業潛規則,有欺詐嫌疑的公司,遠不只這一家。比如有業內人士提到,一些模特經紀公司,可能根本就沒有拍攝業務,完全靠賺取推廣費、簽約費維持運轉,經營模式就是忽悠和哄騙。

爲了規避風險,在簽約話術和合同細節上,公司往往會精心設計,方便發生糾紛後免責甩鍋。加上不少受害者是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對合同的風險把關,缺少專業水準,難免掉進陷阱。

但不管怎麼說,如此騙取錢財的行業行爲,不僅涉嫌合同欺詐,嚴重侵害受害者的合法權益,還衍生出一定的金融風險

當然,在類似騙局中,上當受騙者,也有自己的失誤,如沒有詳細閱讀合同條款等等。因此,防止落入欺詐陷阱,個人要提高防範意識。但更需要反思的是,這類亂象是如何野蠻生長的?

事實上,以高收入爲誘餌,忽悠受害者繳納各種推廣或簽約費用,這種欺詐模式,早已不是什麼行業秘密。在網上,可以找到不少投訴維權的信息;而本次捲入風波的�u�h模特經紀公司,去年10月就曾被當地媒體曝光,還遭到勞動監察部門執法檢查

另外,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涉及多起教育培訓合同及不當得利糾紛。那麼,如此一家劣跡斑斑、商業模式存在欺詐風險的公司,在遭遇上一輪公開曝光和集體維權後,爲何還能夠安然無恙地存在,並堂而皇之地繼續行騙,甚至囂張到動手打人

涉事公司的違法底氣,說到底還是源於行業監管和執法的缺位。在行業懲戒不足、違法代價不夠高的前提下,模特公司自然敢鋌而走險,沒有實際業務也能“空轉”圈錢。於受害者而言,執法缺位之下,過高的勞動維權成本,也會助長相關欺詐亂象的發生。

就此事而言,查處涉案公司,遠遠不是事件的終點。鑑於類似現象相當普遍,地方主管部門更得舉一反三,對全行業進行系統整治,以高壓治理爲行業立規,避免其發展走上歧路